种子产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8-25 11:54

  [摘 要] 种子产业是国家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产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我国种子产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农业经济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今后,在农业经 济发展中应积极探索发挥种子产业作用的有效措施,以加快种子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种子产业;农业经济;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 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战略判断,强调坚持质量第一、 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 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农业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将主线定格在农业供给侧改革 上,从而建立对应的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最终 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我国为促进种子产 业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于 2000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种子法》,而且随后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 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等都旨在快速提升国家农作物种业发 展水平。但是,种子产业是基础性、长周期、高风险的产 业,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目前,我国种子产业依旧处于 组织模式不成熟、综合竞争力较弱、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不 显著的发展状态,这不仅与种子产业和农业经济发展融 合不足有关,还与良种经济发展滞后、售后服务缺位等有 关,难以很好地适应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急需改进 和强化,推动现代种子产业有序发展。

种子产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1 种子产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全国各个地 区都在努力实施种子工程,要求加快推广优良品种、规范 市场秩序、强化监管、完善贮备制度,实现种子余缺的调 剂,最终为粮食产量增长贡献巨大力量,有效促进农业经 济健康稳定发展。种子产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提高供种能力,奠定粮食丰收基础,提高农业 经济发展效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每年播种季节的气 候都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这样就会增加播种难度,导致用 种量增加,供种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对此,相关单位需要 调剂优良种子,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且充足,为粮食丰 收奠定坚实基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业经济 发展水平[1] 。第二,种子产业基于农作物的生长促进市 场贸易活动顺利开展,其中涉及植物生长的遗传信息,通 过种子品种改良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根本的技术保 障,促进农作物稳产、高产。并且种子产业在发展农业经 济的过程中占据决定性地位,种子产业已成为农业经济发 展中的“母亲产业”。第三,种子产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 本保证,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能促进农村整体稳定发 展。现代种子产业更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产业,种子经 济产业链在整个农业科技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经过长期发 展成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 发挥种子产业对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措施

  2.1 选准融合点,融入农业经济发展大局 各地区的种子企业乃至种子行业、种子部门应认清 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脉络和走向,选准融合点,在农业 经济发展大局中融入种子产业,体现其应有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选准种子产业与现代农业经济的融合点。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属于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 料[2] 。随着农业装备水平越来越高、灌溉农业比重越来 越大、中低产田改造步伐越来越快、绿色有机种植面积越 来越大以及生态高效农业条件越来越好,现代农业从各 方面为选用良种创造最佳生产环境、转化空间,为种子释 放增产潜能、效益能力提供条件,改变传统依赖种子增产 单打独斗的局面。还需要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 求,贴近农业生产,能在农业空间中融入生产行为和经营 行为,最终吸纳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要素,体现高产能力、 高效实力,谋求更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选准种子产业与民生经济体系的融合 点。优良种子的引用及推广对各地区的增收与增效有着 直接的关联,并且实践表明,生产投入与生产环境保持一 致的时候,种子品质决定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决定了 产出效益。因此,在增产与增收过程中,需要考虑种子的 重要性,还需要基于种子服务经济、服务农户致富,并且 落实角色的置换,这样才能在农作物种子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满足对于花卉、药材、饲料作物等种子的需求, 真正融入民生经济发展体系,在需求土壤中固化种子产 业发展根基,实现民生需求体系与种子产业相互衔接,提 高种子产业发展动力。

  2.2 调整经营思路,推动良种经济发展

  良种生产可谓是良种场的生命线。对于我国一些生 产商品粮的重要基地,粮食种植的区域特征非常显著,并 且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广 阔[3] 。然而,这些地区的种子很多时候需要从外地调进, 市场缺口较大,如果均由本地良种生产供给,必然能取得 可观的效益,促进农业经济高速发展。在良种繁育中,良 种场优势显著,应始终将良种繁育放在农业经济发展的 重要位置,以繁育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种子为主,大力培 植种子产业,推动繁育、推广、销售集约化经营,促进优势 产业扩张,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后劲。具体而言,各地区 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抓好水稻、小麦等常规原种 基地建设,构建品种资源库和专业化的良种繁育基地;高 举良种生产品牌,积极向外辐射,进行良种订单生产;不 断加强良种的示范和推广,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明确品种 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农民增收需求明确品种能不能增产 和增收,还要结合对农民利益的维护、种子产业可持续发 展等,选择有突破性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 种,在示范中快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发展种子产 业,发展农业经济。

  3 结语

  一个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种子产业的发展密 不可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种子产业在农业 经济的整体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 务必要选准种子产业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融合点,想办法 推动良种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培育种子龙头企业,做好售 后服务工作,进而提高种子产业的发展效益,推动种子产 业市场竞争力飞速提升,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 的产业活力。

  参考文献

  [1]何金秀. 加强种子管理 保障农民经济效益[J]. 农业工 程技术,2019(29):93-94.

  [2]王红霞.种子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7(6):247-248.

  [3]马宇雷,彭静思.浅析我国农作物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 建议[J].南方农业,2018(35):93-94.

  [4]李彩云,邱彩萍,魏元.试论推动种子产业升级换代的 相关途径[J].种子科技,2019(3):28,30.

  作者贾凤洲

上一篇: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分析 下一篇:新时期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