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24 10:19
摘要政府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瓤产出的影响作用,从企韭层蕊来看属于徽双经济的问题,但是,从整个社会经济的大环境来看也 是宏观层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宏微观经济视角。探索政府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微观视角,通过建立政 府与企业问的环境规制博弈模型,运用数据模拟分析了不同企业选择各自绿色技术创新策略的内在枕理。从理论上解决了绿色技术 水平下限和环境规制系数阀值的问题,说明了如果政府不强化环境规制。企业通鬻不会生动采取措施进行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承担 其相应的环境责任。迸一步探讨了政府如何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目标选择环境规制系数。以利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进而从宏观视角,运用我国199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证实了微观分析中环境规 制对绿色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呈现“u”型关系的结论。且滞后一期的影响显著,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博弈模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等 形势的日趋严峻,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重大问题。由于绿色技术创新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将成为加强环 境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政府的环境规制政 策直接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环境污染问 题的解决,因此,探究环境利益各相关主体对绿色技术创 新的影响,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作 用,是当前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1 文献综述
关于环境规制下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理论,最早可追 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丹尼斯·海斯发起的环境保护运 动。自1972年12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立了“世界环 境日”之后,多国政府一直积极致力于宣传环境保护和改 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1991年,Porter…提出了著 名的“波特假说”,认为适当的环境规制将刺激绿色技术 革新,从而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有可能使本 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该假说一经 提出,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学者们纷纷围绕假说展 开了研究。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影响。如 Porter&Vander Linde等旧1在“波特假说”的基础上开展进 一步研究,证实了该假说的正确性。Jaffe&Palme等¨1对 美国制造业研究发现,严格的环境管制对研发支出有显著 的诱导作用,得出污染治理成本增加,研发支出也增加的 结论。颉茂华等¨1实证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能有效促进重 污染行业的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另外,在环境规制强度对 技术创新的影响方面,如Frondel et al”1认为,环境规制政 策越严厉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越大。贾军 等∞1认为,政府环境规制强度越大,越能有效地促进区域 内经济的绿色增长。王锋正等H1认为,提高环境规制强度 能有效促进资源型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
(2)一些学者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环境 规制不是促进而是抑制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新古 典经济学相关理论认为,环境规制增加了企业的环境遵循 成本。Collop&Robert哺1研究得出环境规制导致企业生产 率整体下降的结论。Barbera&McConnell一1研究发现,美国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化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产业绩 效普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环境规制导致污染治理投入的 提高。Jorgenson&Wilcoxen¨叫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政策导 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受影响最大的是石油化工 业、黑色金属业和造纸业。Wagner。ii]研究发现,环境规制 强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关的专利数负相关。 Chintrakarn‘12]通过研究美国制造业发现,环境规制对美国 制造业部门无效率。
2微观视角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机理
在政府环境规制下,市场上不同企业如何选择各自的 绿色技术创新策略,是由企业自身条件,以及所处的经济 环境等决定的。我们不妨假设市场上存在两个这样的企 业,它们分别采取高低不同绿色技术创新策略。这里研究 的是:在政府环境规制条件下,不同企业如何选择各自的 绿色技术创新策略,以及选择该策略的内在机理问题。
2.1模型假设
为了便于讨论,在不改变问题本质的前提下,需要对 一些条件进行简化,模型假设如下。 把市场上的两个企业推广为两类企业(简称企业I, 企业Ⅱ),这两类企业分别采取高低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 策略。假设企业I采取低绿色技术创新策略,企业Ⅱ采取 高绿色技术创新策略,假设具有一般性。且企业I由于受 到自身实力、区域经济条件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等的限 制,一般采用低水平的绿色技术。而企业Ⅱ由于自身实力 较强、区域经济条件优越以及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往 往会不断地提高绿色技术投入。这里W,(i=1,2)代表两 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W。值越大,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越强,加。代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规制下限,且0≤ Wl
2.2模型建立
丹尼尔·伯努利K4 3首先提出效用的概念,他认为消 费者是否购买产品或服务是由其效用判断来决定的。这 里我们借鉴Moorthy[冽的消费者偏好模型和王文宾等‘圳 消费者对产品估价的效用函数。其中,0,类型的消费者倾 向于购买低绿色创新技术水平产品,0:类型的消费者极端 倾向于购买高绿色技术水平产品,0类型的消费者愿意对 绿色技术创新产品的支付为幻。一般而言,当消费者对产 品的效用判断至少不小于零时,消费者才会购买该产品。 假设存在一种0+(0+∈0)类型的消费者,当且仅当P:=k (0’一0,)+p,+6(W:一W。)时,0+类型的消费者对购买高低绿色技术创新产品无差异,则0+ = 丝二堕二壑等[竺卫二堕。
3宏观实证检验
在宏观层面上,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不可 避免地受到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这将导致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较复杂 的关系。
3.1绿色技术创新产出函数构建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能够不依赖外力的推 动,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绿色技 术创新是产出的一种表现形式。绿色技术创新产出函数 是传统物质产品生产函数在知识生产领域的扩展。为了 减轻异方差对数据稳定性的影响,并考虑到环境规制与绿 色全要素生产率潜在的非线性关系,以及环境规制对绿色 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滞后性的特点,本文经初步数据分 析,构建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对数函数: lnG丁FPm=/30+卢l l硒。一m+卢2ln6;一岬+卢3ln£‘。+ JB4lnC‘.+卢5lnACOPj。+s。 (9) 其中,岛代表常数项,歹代表地区,几代表年份,J8。一展 为待估系数,占。为随机误差项,t为滞后期,t=1代表滞后 一期。
3.2实证分析
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根据技术进步对 环境规制强度的反应存在滞后性特点,本文在滞后一期的 条件下考察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运用Eviews 8.0,霍斯曼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随机效应模 型。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了相关性分析和ADF检 验,对逐步加入控制变量后的序列进行协整关系分析,变量 之间存在零协整或至少一个协整关系,表明相关变量间存 在长期均衡关系。模型(I)、模型(Ⅱ)、模型(Ⅲ)是依次加入 控制变量的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4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首先从微观视角,采用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进 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并运用数据模拟了环境规 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然后从宏观视角进 行验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产出的影 响呈现“u”型关系,且滞后一期的影响显著,即随着规制 强度的增加,绿色技术创新产出先减小,达到极小值之 后,又会随着规制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此结论与一些文 献的结论不同,原因可能是面板数据选取的时间跨度不 同等造成的。
参考文献
[1]PORTER M.America’s green strategy[J].Scientific American, 1991,268(4):95—117.
[2]PORTER M E,LINDE C V D.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97—118.
[3]JAFFE A B,PALME K.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a panel data study[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7,79 (4):610—619.
[4]颉茂华,王瑾,刘冬梅.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J]. 南开管理评论,2014,17(6):106一113,
作者:张娟1'2 耿 弘1 徐功文2 陈 健2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