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22 10:58
摘 要:针对农业土地规模经营中的问题,以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视角,构建保障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智 慧农业信息功能模块体系。促使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为构建新型农业经 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运用实地调查法、规范分析法、信息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智慧农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有利于落实农村土地确权、调配农业专家资源、增强农业产业化活力、 提升内部管理水准,并且在智能农业设施和物联网智能监控方面得到了成功运用,具有现实可行性。支撑农村 土地规模经营的智慧农业信息功能模块体系设计主要体现在:农田信息监管系统保障规模生产效率,专家咨询 服务系统保障规模生产人才素质,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系统保障土地流转权益,农业产业化管理保障规模经营 经济效益。
关键词:“三权分置”;规模经营;农业科技;智慧农业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要求“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 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推进农业标准 化和信息化”。其实自十六大以来,中央积 极鼓励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中央 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出台各种具体的激励政 策,落实和扶持农地流转,走规模经营道路。 尤其在经济发达省份的现代农业先行地区,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 等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农民土地经营权向这些经营主体流转规模经 营。学界对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研究主要 把规模经营作为背景,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分 析土地流转的相关问题,具体集中在产权制 度缺陷、土地流转困境、“三权分置”探索等方 面。认为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明确性、排他性、可转 让性以及管理的规范性,而且其法律属性不 够明确,这些因素必然阻碍我国农村土地市 场的发育[1 -5]。基于地方流转实证的研究也 发 现 地 方 土 地 流 转 和 规 模 利 用 存 在 问 题[6-8]。然而,从对浙江、江苏、福建等东部 经济发达地区的考察发现,在农村集体土地 产权中,农地产权确权工作推进相对顺利,甚 至有些地方早在几年前已经确权到股,相对 于另外两类农村土地———宅基地、集体经营 性建设用地而言,农地土地产权关系较为明 晰,土地流转比较规范,有正式的书面合同, 农民对土地流转价格也较为满意,流转积极 性高。随着“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土地规 模经营存在的最大问题已不是来自土地产权 方面的制度约束、权属纠纷和利益分配问题, 而是受自然灾害、市场供求、价格波动、高人 力成本、管理效益等方面的影响所带来的低 收益、高风险的经济管理问题。 相对于传统家庭小规模经营,规模经营 对规模经营主体在现代农技、经济管理、市场 营销、抗风险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其中,现 代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规模经营的管理效 率,解决雇工难题,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必然发 展方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 会议强调“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要与农业科技 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 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因此,相关研究 应该紧贴现实需求、与时俱进,转向土地规模 经营中的问题研究,才能为构建新型农业经 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以智 慧农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视角,构建保障农 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智慧农业信息功能模块体 系,对于土地规模经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现代农业科技是农业土地规模
经营的支撑 我国当前高度分散的经营规模显然已经 妨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之道便是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耕地的集中 经营,以实现耕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现代农 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点已经成为决策层和学术界的共识。土 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获得规模经济的客观 要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条件,是实现 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所在。 现代农业发展应当以为农业增效、为农民增 收为归依,应该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 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 业经营效益。
3 以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保障农 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可行性
在现代农业科技中,农业信息化技术有 助于优化种植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规 模管理效率,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实现农产 品供需有效对接。农业信息化技术是利用现 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农业现代化的管理方 式,其典型代表就是“智慧农业”。
3.1 智慧农业的概念
相关学者认为,智慧农业就是充分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 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 技术、无 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 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 理[9]。胡晓敏认为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 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 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 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 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 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 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 理、智能化决策[1 0]。
3.2 智 慧 农 业 信 息 化 建 设 服 务 土 地 规 模 经营
(1)落实农村土地确权。当前,农村土地 确权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第一时间落 实信息化平台、统一数据标准,可以通过软件系统建立起规范的农村土地工作流程。平台 所涵盖的确权软件作为国内第一款具有知识 产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系统, 能够依托高度熟化的技术架构,有效落实中 央 1 号文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颁证工作的要求,同时可以预见性地提供满 足长远农经工作需求的解决方案,最终以现 代农经管理理念,实现高效农地业务机制。
(2)调配农业专家资源。农业专家作为 促进现代农村发展的稀缺资源,对其进行合 理调配能够有效提高涉农产业的生产效率。 是传统农业大市,对于有限农业专家、农业知 识的需求问题尤为突出。平台预设有农业专 家与农业科技资源的信息化共享模式,能够 通过对知识传播渠道的深入挖掘,有效处理 农村生产环境的分散和生产者知识局限性带 来的困境,方便百姓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同 时,平台对于提高农业专家的工作效率效果 明显。通过网络视频,农业专家足不出户便 可以服务于全市农户,有效降低了时间、人力 等成本。
4 支撑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智慧 农业信息功能模块体系
智慧农业综合信息平台各功能模块既独 立又统一。独立性体现在前台展示层、服务 平台、各业务系统可以是单独的模块;统一性 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整个平台以集群网站为 入口,各功能、各服务平台、各业务应用系统 在门户网站上均有链接入口;②数据的统一 性,门户网站与业务应用系统数据共享。与 规模经营密切相关的信息平台功能模块主要 涉及农田监控功能模块、专家咨询服务功能 模块、土地流转功能模块和农业产业化管理 功能模块。
参考文献:
[1]冯振 东,霍 丽,邵 传.中 国 农 村 土 地 流 转 问 题 研 究 述 评 [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 1 0,(2):2 3-2 9.
[2]党国英.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 5,(7):8-1 7.
[3]张红宇.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J].管理世界,2002,(5):7 6-8 7.
[4]林 毅 夫.农 村 现 代 化 与 城 市 发 展 [J].领 导 决 策 信 息, 200 1,(9):2 2
作者:杨璐璐1 ,危 薇2
上一篇: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研究 下一篇:辽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对策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