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构建及评价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22 10:18

  摘 要: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进入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构建产业升级模式进而引动资本进入 指导行业发展意义重大。该研究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素分析,提出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四创新,即科技创新、产业创 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获得在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 市场创新系统、管理创新系统 4 个系统基础上耦合形成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的构建打下方法论的基础。按照科 学性、简明性等原则,采用专家咨询法构建 4 个层次、19 个指标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实现度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甘薯加工企业进行实证,评价结果为 2.9058,表明该模式处于 中等水平,评价结果与调研结果相一致。通过评价可以找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相对优势和劣势,找出薄弱环 节。该研究结果为传统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加工;农产品;模型;四创新;综合评价;产业升级

  写农产品加工的论文还有农产品加工业的物流金融模式创新,您可以免费浏览阅读。

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构建及评价

  0 引 言

  农产品加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是 保证国民营养安全健康的民生产业[1]。回顾中国农产品加 工业(乡镇企业)发展历程,中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 发达地区主要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基础设施、廉 价的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依靠要素、投资不断驱动竞争力 提升[2]。这种以能源、原料等要素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取 得的粗放式、速度型增长,直接和间接污染严重,造成农 产品加工综合价值开发还处于初级水平,产业开发不够, 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薄弱[3-5]。 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体技术研 发能力薄弱,与大学、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不紧密,大多 以“短、平、快”项目合作为主,不利于解决制约产业发 展的重大技术问题[2];以家族粗放式管理为主,普遍存在 治理结构不规范,产权清晰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企业季节 性资金需求压力大,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度大等问题日 益突出[6]。

  1 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四创新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研究热点[2,10-11],农产 品加工业进入由单一追求产品向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转 变,注重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12],注重农村一二三 产融合发展[13],从标准集成、组织管理、质量安全三位 一体探索农产品(中药材)生产工程模式[14],从原料价 值、低碳加工、产业生态、产品市场等系统视角探索现 代农产品加工模式[15-16],科技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 新等内涵、相互关系有较多研究[17-19]。 农产品加工四属性,重点探讨农产品从原料(价值)、 加工(低碳)、产业(生态)到市场(大健康)的开发理 念。在此基础上,借鉴产业升级理论,本文提出以科技 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为一体形成产 业集成创新模式,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 是实现农产品加工四属性的重要保证。

  1.1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体。科学创新 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技术创新是科学创新在生产中的实际 应用[20]。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和前提,是产业创新 的基础,是产业关键点创新。 科技创新从产业发展全局出发,摸清产业发展突出问 题和迫切需求,以开发“低碳、生态”技术和“健康、养 生”市场为导向,分类确定研究课题,针对科学研究课题, 从科学理论的解析到创新关键技术系统性地开展农产品 技术开发和工程实现;针对已有科技成果,系统筛选、完 善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所需关键技术。通过关键技术在农 产品加工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和耦合,实现产业转化;通过 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对科技创新的改进措施。通过动态、 持续的优化过程,科技创新系统高效运转,实现产业利润 最大化。见图 1。

  1.2 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是某一产业或产业的某个环节的创新经过 传导和波及效应影响到相关产业或环节,进而提升整个产 业系统创新水平。产业创新系统根植于一系列紧密相连的 主要创新源,这些创新源通过动态的技术转移和反馈机 制,带动其他相关的创新,从整体上提升产业层次,促进 产业发展[21]。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应用,是产业链系统 创新。

  2 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构建

  科技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是产业创新的重要组 成部分,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为产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 动力支持。 产业创新从科技创新引动开始,挖掘原料价值,注重 产业链协同发展;与市场创新对接,满足消费者需求;对 管理创新提出需求,提升产业各要素效率,转化为企业利 润或超额利润的价值转换机制和过程。随着产业创新的不 断深入,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产 业内部分工明确,指导产业创新,引领消费需求,进而对 科技创新提出要求。这是动态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传导 一步一步实现,是各要素融合发展的结果,利用科学、可 行的评价系统不断评价和修正完善。当产业创新达到一定 发展阶段时,撬动资本主动进入(与产业资本模型对接), 促进产业外部环境不断优化(一二三产融合生态及政策), 形成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引导产业实现转型升 级。见图 5。

  3 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评价

  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选择是一个动态决策 过程,受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主导因素影响,通过 建立模式评价体系检验模式运行效果,促进模式不断完善。

  3.1 指标体系建立

  3.1.1 评价目标 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实现度。

  3.1.2 评价原则 本文按照科学性、实用性、简明性等原则建立现代 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指标体系。

  3.1.3 指标筛选 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评价以模式实现度为 目标,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市 场创新、管理创新”为基础,通过专家咨询方法,构建 4 个准则层、19 个指标层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 实现度指标体系。见表 1。

  3.2 应用示例

  山东水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山东泗水 水晶淀粉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位于山东省泗 水县杨柳镇经济开发区,是一家以甘薯为原料加工制作 甘薯淀粉、粉条、粉皮等产品的企业。拥有三个淀粉加 工厂,总占地面积 15 hm2 ,现有总资产 1.5 亿元,员工 200 余人,年生产能力 10 万 t,是国内最大的甘薯淀粉加 工制造企业之一。杨柳牌粉条、粉皮等产品,山东省名 牌产品,产品出口韩国等 4 0 多个国家地区。

  4 结 论

  1)利用系统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分析了现代农 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市场创新 系统和管理创新系统 4 个不同层次系统的构建方法,论 述了基于上述 4 个系统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 的耦合过程,构建了 4 个层次、19 个指标的现代农产品 加工产业升级模式实现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定性分 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等级标准确定方法,为农产 品加工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2)利用研究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模式实现度 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水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薯加 工产业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 2.9058,表明该模式为中 等实现度,与实地调研结果一致。

  [参 考 文 献]

  [1]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 关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 调研报告[EB/OL].

  [2] 申俊喜.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路径研究[M]. 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 2012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报告 [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2.

  作者:孙君社,王民敬,裴海生,陈 洲,杨 玥

上一篇:浅谈历史微故事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我国智慧农业的管理模式、问题及战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