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10 10:49
摘要: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目前几种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农户主体,并赋予第三方物流企业更高的授权力度,从而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物流金融模式。最后,为确保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的创新模式能够有序运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物流金融;模式创新
1引言
当前,我国已提出“五化协同”战略,而“五化”之一的农业现代化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短板,坚定不移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任务。在新的时期,农业的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本身,与工业、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农业“接二连三”、“跨二连三”等模式不断兴起。由此可见,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业与工业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都存在资金链短缺、贷款难等问题。物流金融模式的不断开发,则成为缓解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问题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有效地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物流金融模式创新,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2农产品加工业的物流金融需求分析
随着农产品生产专业化、销售区域化、服务一体化、管理企业化、市场全国化格局的形成,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不断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金融需求。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物流需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物流金融需求、物流现代化建设的物流金融需求和物流商业模式创新的金融需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产品加工业物流发展的根基,是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物流功能、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物流市场的前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离不开科学的物流规划。为了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与物流需求的增长,建设综合性物流中心。
3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模式
我国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模式主要有质押担保金融模式、信用担保金融模式和保兑仓金融模式。这三种金融模式从不同的担保类型来阐述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的运行模式,具体如下:
3.1质押担保的物流金融模式
质押担保物流金融模式是指融资方将闲置的标的物资作为质押物存入金融机构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仓库,并根据第三方物流开具的仓单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一种物流金融模式,该物流金融模式涉及的客户群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融资客户群所需的融资规模小、融资时间紧且融资的期限短;二是该目标客户群的融资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可见,该物流金融模式适合农产品加工企业,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
3.2信用担保的物流金融模式
信用担保的物流金融模式是由质押担保演变而来的,是一种常用的物流金融模式。在该模式下,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规模、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以及信用程度等方面,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授予信贷配额。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根据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相关情况,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利用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农产品加工物品反担保,具体的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
4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模式创新
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问题,降低了企业运行的压力,但是在交易渠道畅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亟需在传统物流金融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构建新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模式。
4.1创新关键:提高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授权力度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模式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具有专业化的物流优势。鉴于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生物性,作为质押物品可能需要完备的冷链技术支撑,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它具有强大的信息优势。一方面在地理上更接近农产品供应商或农产品加工企业;另一方面能与银行充分进行信息共享,确保物流金融信息及时跟踪。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物流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因此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模式中,应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银行等主体对其授权力度。
4.2物流金融模式创新设计(1)物流金融创新模式的参与主体。与传统的物流金融模式相比,本文所设计的新型物流金融模式专门引入了农户,这是为了进一步打通农产品到加工产品的供应链。于是,参与主体包括: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银行等。(2)物流金融创新模式的运作。新型物流金融模式的具体运作流程如图4所示。①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主要有两种交易关系:一种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采购农产品;另一种则是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货物交易。②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银行之间也存在两种交易关系:一种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向银行获取贷款,并定期支付贷款利息;另一种则是介入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仓单质押的模式,将一部分的贷款行为转移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农户与银行之间的交易关系,同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交易关系大致相当。
5保障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创新模式
运行的对策建议要确保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的创新模式能够有序运作,必须有一套良好的保障机制作为支撑。因此,本文提出保障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创新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5.1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创新模式的有序运行,其中一个关键的要素就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因此要加快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物流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的新优势。应积极壮大第三方物流产业集群,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开发第三方物流市场,并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引领整个第三方物流业的有序发展。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优势,畅通信息传递渠道。
5.2强化政府的政策支持
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模式的运行,单纯通过市场行为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引导,发挥好对物流金融领域的良性推动作用,确保物流金融模式在正轨上运行。一方面,应积极完善面向农户和面向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金融领域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为物流金融模式的有序运转提供一套合理化的制度和法律支撑体系;另一方面,着力强化对农产品相关领域物流金融的政策优惠力度,重点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地租减免、低息贷款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并加快政策的落地执行。
[参考文献]
[1]SidneyRutberg.FinancingtheSupplyChainbypiggy-backingontheMassiveDistributionCloutofUnitedParcelService[J].TheSecuredlender,2002,58(6):40-46.
[2]DavidBiederman.LogisticsFinanciers[J].TheJournalofCommerce,2004,(4):40-42.
[3]舒辉,卫春丽.农户参与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模式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4,(2):114-120.
[4]庞燕,潘永婷.面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物流金融盈利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3,(8):80-83.
[5]王志国.共同配送视阈下加快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7,(1):55-59.
上一篇:农产品加工企业采购环节的纳税筹划探讨 下一篇:农产品加工企业员工绩效考评方法探讨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