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建省卫生专业技术职称改革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21 11:37

  【摘要】本文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福建省职称制度的现状,分析探讨科学分类评价、下放职称评 审权限的利弊,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职称改革

  卫生专业技术职称是体现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 力的主要标志,对人才成长,促进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 高竞争力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出台的《关 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于目前实行的职称制度存在 主要问题提出了重大的改革创新,对科学分类评价、社会化评 价机制、下放职称评审权限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同时, 文件也提出了3年内基本完成改革的时间要求。可见,深化职 称制度改革已成为当前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浅谈福建省卫生专业技术职称改革

  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现状

  目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实行的职称评聘制度,福建 省采用评聘分开的方式,职称的考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门,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具体工作,职称的聘任由各单位根据岗 位设置开展聘任工作。中、初级以考代评,高级考评结合,高 级的评审申报条件主要涉及资历、学历、论文、科研、外语、 计算机、支援基层等要素。2017年,福建省已取消了高级职称 评审中外语和计算机的条件要求,但论文仍是高级职称申报的 必要条件之一。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现行的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 度面临诸多矛盾,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 展,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二、改革方向的几点探讨

  (一)科学分类评价。本次职称制度改革系统地将职称评 价标准归结为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科学分类评价专业 技术人才能力素质,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专业 技术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业绩权重,还将推行代表作 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作为评审考核的主要内容,强化质量。科学分类评价避免了“一 把尺子量到底”,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对临 床为主的卫生人才,重点评价临床医疗医技水平、实践操作能 力和工作业绩;对基层社区的全科医生,重点评价掌握全科医 学基本理论知识、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预防保健和提供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的能力等;对科研为主的卫生人才,重点评价科研 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不同领域的卫生人才有更多时间和 精力深耕专业,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不再用统 一的评审标准,而是对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卫生 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业绩权重,考虑到两个难点:一是 保证参评门槛高度的一致;二是参评内容即代表作的多样化使 其缺少了可比性,大大增加了评审的难度。

  (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职称 的整体数量、结构进行宏观调控,逐步将高级职称评审权下 放到符合条件的市地或医疗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 审。对于开展自主评审的单位,政府不再审批评审结果,改为 事后备案管理。职称评审权限下放给医疗单位,一是解决了 目前评聘分开,人才积压的问题。医疗单位以优化单位岗位设 置、强化岗位管理、加强聘任考核为基础,将卫生人才评聘有 机的结合起来;可以解决目前职称晋升上了聘不了的内部矛 盾。二是权限下放更接地气,只有用人单位才真正了解卫生人 才的实际工作表现和能力水平。解决了“想用的人评不上, 评上的人用不上”的尴尬现象。职称评审权限下放推动“评” “聘”“用”三者的统一。职称评审权限下放也存在几个顾 虑。一是标准不统一,会降低或把标准搞乱。由不同的医疗单 位各自为政,打乱了原来的统一评审标准,权威性下降。二是 评审权力滥用。由于医疗单位自己评审自己的人才,评审中难 免会出现一些“以权谋私”或“公报私仇”的现象。

  三、思考和建议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涉及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事 关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改革无 疑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 求,问题的关键是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因此建议: 一是福建省目前职称评审权限在省一级。可以现行下放到 市一级,先由医疗单位进行初步的考核,再根据自身岗位设置 情况和考核情况选送优秀卫生人才到市里参评高级职称,这样 既可以保证参评人员的质量,也可以避免评聘之间的矛盾。 二是科学分类评价优化了评审的多样性和公平性,却加大 不少评审难度。只有制定好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指标都能 对应的可量化的数据,这样不同领域的卫生人才一起参评才能 有可视的可比性。比如,临床类的考核指标可涉及完成手术的 级别、手术量,门诊量,疑难病例数等;科研类的考核指标可 涉及论文级别,论文数量、科研成果等。

  【参考文献】

  [1]王雪凝.浅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J].中国卫 生人才,2017(03):72-76.

  [2]吴江,蔡学军,范巍,等.中国职称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人 事出版社,2011.

  [3]洪玉凤.关于我院职称聘任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的建议[J]. 现代医院管理,2008,6(4):41-43.

  作者:黄婕

上一篇: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职称制度改革对医学杂志社的 下一篇:浅谈实验探究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