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7-15 11:20
博今文化 / 2018-07-05
[提要]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够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发展,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看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就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发育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中国农业耕地资源占世界耕地资源的7%,却需要养活13亿人口,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快速增加,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尚处于初步阶段,在法律制度建设、内部治理机制、同政府关系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无奈地受限于粮食。所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保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优势;存在问题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论文期刊还有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论文发表,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一、引言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通过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来实现成员互助目的的组織。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着组织农民、服务农民、对接市场、连接政府等作用。然而在我国,农业至今还是一个弱质产业,不仅面临着市场风险,还面临着其他产业没有的自然风险。农民同其他社会阶层相比也处于弱势地位,不仅农业经营高度分散,而且经营土地碎小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难以承载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梦想。此外,还存在着政府对合作社引导、支持、规范和监管不够,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合作社合作层次和水平不高等问题。
如今,我国需要养活13亿人口,然而城市扩张和工业扩张加剧了耕地的流失,复合肥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农业投资生产率下降,还伴有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已经足以迫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无奈地受限于粮食。为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经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粮食安全列入国家安全法,凸显粮食战略地位。
在看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就和趋势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其发育成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果从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机制上分析,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中存在组织形式创新缓慢、利益协调机制欠缺、经营运行机制失范、形成发育机制扭曲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成长,同时也为保定市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保定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优势
(一)发展速度较快。河北省保定市各地区的农民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党的政策指导下,农民群众自发组织了农民技术协会、研究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央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保定市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逐步走入正轨,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多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保定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村干部带头型;二是龙头企业依托型;三是专业大户牵头型;四是其他类型。其中,农业大户牵头型的合作社就有23个,其他类型的合作社有136个。各种各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形成了一部分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清苑县惠源瓜菜专业合作社、涿州市新龙兴奶牛专业社、涿州市鑫绿普生猪专业社等知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比河北省其他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来看,保定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较快,具有一定的地区特色。
(二)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结构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单家独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种养面积小、产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加上信息不灵、科技含量低、经济实力弱,农业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地位更加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由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起来,解决市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和适应问题。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进入市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生活富裕的目的。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在合作社带动下,顺平县已基本形成了蔬菜、林果、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带和农业区域化布局,推动了“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形成,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县已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5个。
三、保定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受地域限制,地域跨度较小、联系少。作为自发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于受到农民思想的局限及各种制度不完善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受到地域的限制,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只能局限于小范围的区域。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辖3区、4市、18县,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市。相对于保定市的其他24个县市,保定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范围较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也较弱。近年来,保定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只是局限于几个主要的县市,其他县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为缓慢,有些地区几乎就没有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保定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县域联系较少,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面向的都是当地的村民,甚至部分合作组织仅局限于1个村,合作组织之间的联系较少,合作的机会也较少,这些因素都制约了保定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二)发展缓慢,且规模小、规范性差。保定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于起步较晚、制度不完善、发展较为缓慢,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也较小。在现有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大中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有限,大部分为小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且成立的时间较晚,入社的农户也相对较少。还有部分没有經过正规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发展规模更小。在生产过程中,这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能正确地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只是盲目地生产经营,致使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1]鲁雨,李佳林,周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问题[J].经济师,2016.11.
[2]徐旭初.建构合理的政府与农民合作社的关系[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4.10.
上一篇:乡村旅游开发促进就业增收脱贫方案分析与建议 下一篇:论区域分工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