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加工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4-14 08:37

  摘要:论述了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加工的相互关联及其差异,指出食品加工是农产品加工的重要内容,但并不能囊括农产品加工的全部;食品加工源于农产品加工,但高于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作为“大农业”与“大食品”的最佳结合点,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树立“大农业”的观念,施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集约高效增长。

  关键词:农产品;食品;加工;农业产业化

  所谓加工,泛指对原材料实施各种操作,如改变其尺寸、形状或性质,提高精度或纯度,使其达到预期的要求。以农产品为对象,改变农产品外观及其生物属性的物理及化学过程被称为农产品加工。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日益显示出其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农产品加工,作为农业产业链中产后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愈来愈受到政府、地方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不仅是由于作为农业生产的下游产业,农产品加工对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降低农产品损失,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还在于作为食品工业的上游产业,农产品的适度加工可以为下游产业提供更优质的原料,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丰富人们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试论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加工

  随着农业生产由产前、产中向产后的不断延伸,农产品加工企业向食品领域的迅速渗透,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加工的界限已日渐模糊。尽管如此,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内涵与外延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各有不同。

  1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加工具有不同的内涵农产品加工指的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食品加工是指所加工的产品可供人食用。前者侧重于被加工的对象,后者强调的是所加工产品的出路。

  作为农业生产所获得产品的统称,农产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产品主要是指农业种植业生产中所获得的植物性产品,而广义农产品则包括养殖业生产中所获得的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动物性产品。

  食品加工的原料几乎无例外地来自于农产品。因此,从广义农产品的角度出发,食品加工的本质就是农产品加工。这是否意味着食品加工等同于农产品加工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以粮、油、果品、蔬菜、肉、蛋、奶、棉、麻、毛皮、水产品和林产品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除了生产供人食用的产品外,还包括供人穿着以及工业用的制成品或半成品。因此,食品加工不等于农产品加工,其相互关系如下:

  2食品加工与农产品加工具有不同的外延

  食品加工业涉及面广,几乎可以涵盖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按照行业划分,包括糕点加工、饮料加工、蛋品加工、蔬菜加工、乳品加工、制糖、糖果加工、水产品加工、油脂加工、调味品生产、方便食品加工、豆制品加工、屠宰和肉食品加工、酿酒、罐头生产等。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饮食文化需要是食品工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对农产品实施加工过程中,一个更加深入、精细,更加注重产品的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的生产部门。作为一个综合性、多学科渗透的科学领域,食品工业涉及到原料的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流通和包装等诸多环节,是卫生学、营养学、生物学、化学、机械学以及经济学等的综合运用。因此,食品加工已经不仅仅是农业简单的延伸和继续,而是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并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支柱产业。

  3农产品加工是“大农业”与“大食品”的最佳结合点

  随着我国经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型,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日显突出,如何使分散的小农户进入社会化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勇题。

  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已充分表明,只有树立“大农业”的观念,施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即把一个农产品开拓为一个系列,使农业成为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列田,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集约高效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食品工业一直沿用的农业提供什么原料,就加工什么原料,即所谓“有啥用啥”的生产模式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树立“大食品”的观念,将农业生物原料的生产作为加工的第一车间,以优质的原料制造出优质加工产品的必要性日渐重要和紧迫。

  优良农作物品种的选育是获得优质农产加工制品的捷径,是实现高附加值的基础,可以获得通过传统加工方法难以达到的食用营养和优良品质,而且更经济、更安全、更可靠,因此,更具有市场开发前景。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与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包括良种选育、种植、加工和市场开发四个子系统即所谓专用品质型农产品的生产体系。以小麦生产为例,包括小麦良种选育、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收获后粮食的分收分储、等级粉与专用粉的加工、粮食的销售及其作为食品原料的市场开发等一系列环节。只有确保体系中每一环节的有效性和整套体系的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农产品应有的作用与效益。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套体系仍存在许多尚须进一步规范与完善的方面。因此,实现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产、加、销体系,并使之标准化和产业化将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

  [2]张慎.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实现、要求和历史任务[J].中国农村经济.1996(6):45~48.

上一篇:有机农业蔬菜的关键种植技术探讨 下一篇:山东潍坊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