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耦合性测度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4-11 09:11

  摘要[目的]考察湖南省近9年来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现状,探究二者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以期找出二者协调发展模式,并为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熵权法为各指标进行客观确定权重,结合2007~2015年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确定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匹配分析模型,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农业生态—农业经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5年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基本稳定,耦合度值均在0.9以上,二者呈协调发展趋势。其中,2014年和2015年二者的耦合度较高,分别为0.9753和0.9843,说明湖南省在这两年的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性好,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能够相互有效促进彼此的发展。同时,仍需时刻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无序攫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态;农业经济;耦合协调度;熵权法;湖南农业

  0引言

  耦合属于物理学范畴,主要指不同电路原件或电网络的输入输出的相互配合与影响。“耦合”能表明动态关联关系,被广泛用于其他研究领域,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或某一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客观衡量研究对象之间好坏关联关系[1-2]。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耕地有378.9万hm2,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水量充足,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农药化肥的使用,生物科技虽然增加了农业产出,但同时也破坏了农业的自然生长环境,造成农田大面积污染和农产品损害[3-4];农业污染若流向水源,也会造成饮水安全的危机,加上工业“三废”污染问题,农业环境呈现日益恶化的倾向,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农业的良性发展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

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耦合性测度

  1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区域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南部,位于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之间。全省划分为1个自治州和13个直辖市。湖南气候属于大陆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雨量1200~1500mm,全省耕地面积有391.26万hm2。湖南土地类型多为红壤、黄壤。研究湖南省农业生态—农业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耦合协调关系对于保护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湖南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概况

  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7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269.46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增加值3852.88亿元,同比增长3.9%,分行业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9.0%、2.6%、6.5%、8.9%。2016年湖南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372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5%。由于粮食产量整体下降和生猪出栏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2016年增幅较上年度下降0.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农业、林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8.2%、6.5%和8.4%,而牧业同比下降0.1%。2015年湖南农业经济生产总值为5630.75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为3043.52亿元,林业生产总值为317.38亿元,牧业生产总值为1601.75亿元,渔业生产总值为366.93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湖南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29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4.4%。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68万hm2,修建梯土、梯田10.8万hm2,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26.5万hm2,飞播造林保存面积53.3万hm2,封山育林累计在封面积208.3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51.4%;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50个,森林公园46个,保护地面积65.68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1%;建设水库1.3286万座,其中大中型水库247座;开生态农业示范县试点5个,示范乡、村110多个,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160多条。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湖南农业生态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2.1.1湖南农业生态与经济耦合作用机理如果把农业生态与经济分别看成一个系统,那么,这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可以描述为:一方面,农业生态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实现各类经济要素、农产品或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通过扩散效应、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带动经济系统内相关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农业生态的无序开发利用也会通过负效应抑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或商品的优化配置,也会反哺农业生态的保护,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发展。农业生态与经济两者相互影响,交替推拉,这就是农业生态与经济相互耦合作用的过程。因此,耦合作用描述农业生态与经济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这种耦合一方面是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与适应,另一方面相互牵制和阻碍[8-11]。

  2.1.2耦合协调度模型若U=(u1,u2,…,us)表示农业生态系统的s个指标,V=(v1,v2,…,vt)表示农业经济系统的t个指标;U'=(u1',u2',…,us')和V'=(v1',v2',…,vt')分别表示两个系统对应指标标准化后的属性值。那么,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可表示为f(u)=∑s1aiui',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函数表示为g(v)=∑t1bivi'。其中,ai表示农业生态系统第i个指标的权重,bj表示农业经济系统第j个指标的权重。如果C表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耦合度,那么该耦合度的计算公式为:C=f(u)g(v)槡[f(u)+g(v)/2]2=2槡f(u)g(v)f(u)+g(v)上式表示,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区间范围为C∈[0,1],数值越大,表明二者的耦合性和协调性越好,反之,耦合性越差[2,4,6,8,12-17]。

  2.2指标体系的选取

  在指标选取时,要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可比性的原则。明确各指标代表的内容和意义,指标的数据的动态性和指标数据的获取容易性、准确性[4,8,18-20]。该研究选取了以下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发展指标,如表1。该研究中湖南省各地市的农业生产总值、农业污染的数据均来自《湖南统计年鉴》。

  3结果与分析

  3.1基于熵权法的耦合性测度

  3.1.1指标数据的采集与整理通过查阅2007~2015年的《湖南统计年鉴》,将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各指标进行搜集和汇总,得到表2。由表2可知:2007年~2015年,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人数由1890.17万人下降到1762.31,年均增长率为-0.87%;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由378.90万hm2上升到415.35万hm2,年均增长率为1.15%;当年减少耕地面积由0.61万hm2下降到0.37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由853.64万hm2上升到871.70万hm2,年均增长率为0.26%;造林面积面积由7.62万hm2上升到37.60万hm2,年均增长率为22.08%。其中造林面积增长率最大,其次是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是下降趋势。

  3.1.2耦合度的计算与分析(1)指标数据的标准化[6,10,21-23]。分别对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各指标进行规范标准化,标准化后的结果在[0,1]区间,得到如下矩阵:

  (2)根据指标数据矩阵和熵权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熵权(表4)。

  4结论与讨论

  以湖南省2007~2015年的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为研究区域,在构建农业生态—农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生态环境、农业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5年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基本稳定,耦合度值均在0.9以上,二者呈协调发展趋势。农业生态的良好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对于农业经济来说,如果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耦合度高,那么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农业生态通过良好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农业生态的保护,使得农业生态更好发展;反之,如果二者耦合度较低,滞后的农业生态可能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同程度地约束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和一系列政策机遇引导下,一方面,在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大力发展农业;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最终促进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该文基于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耦合机理,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熵权法为各指标进行客观确定权重,统计计算2007~2015年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分析了近年来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耦合性,二者的耦合度值总体上耦合协调性较好。

  参考文献

  [1]杜红棒,傅知凡,湖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果及实证分析.经济地理,2016,36(6):168-175

  [2]刘字文-湖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6

  [3]朱玉林,基于能值的湖南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洲:中林业科技大学,2010

  [4]朱玉林,李明杰,侯茂章,等,湖南农业生恋系统能值结构功能效率分析.中国农学通,2012,28(20):270-277
  [5]郑尚植,王怡额.“五化协同"的楞合性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9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岭南学刊,2017(51:86-90

上一篇: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