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4-07 09:03
摘要:发展有机水稻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品种选择与种子生产是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有机稻米产业发展的概况以及选用有机水稻种子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有机水稻生产中品种选择的技术要求和有机种子生产技术要点,可为有机水稻生产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水稻;品种选择;种子生产
有机水稻生产是遵照有机农业原则,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获得的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稻田生产体系稳定的一种水稻生产方式。标识为有机的稻米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1-.4)。国内外普遍认为,有机食品是质量安全水平最高的产品,其在市场上的售价通常要比常规食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目前我国市场上有机大米售价为非有机大米的5~10倍。由此可见,发展有机水稻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选择适宜有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以及开展有机水稻种子繁育制种是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有机稻米产业发展的概况,重点阐述了有机水稻生产中品种选择的技术要求和有机水稻种子繁育制种的生产技术要点,旨在为有机水稻生产者提供技术参考。
1我国有机稻米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有机稻米生产、认证及相关研究工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1张有机稻米认证证书是1997年由原国家环境保护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为江苏省溧水县种植的3.33hm2有机水稻(大米)开展认证颁发的。1996年,中国水稻研究所相关科技人员开始着手研究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以及美国、日本的有机食品标准,并引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及销售指南》(GL32-1999,Rev.1-2001)技术规范,在全国典型稻区开展有机水稻生产基地试验研究和标准化应用示范,研究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有机水稻生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NY/T2410-2013)填补了我国有机水稻专业性技术标准的空白,为规范和指导全国有机稻米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20多年的技术研究、生产发展及产品认证,目前由我国农业系统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农业农村部所属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简称COFCC)认证的有机稻米生产企业共有1457家,颁发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595张。另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底,我国通过认证的有机水稻种植面积为27.60万hm2,约占有机谷物总面积的33%,有机稻谷总产量为163.30万t,占有机谷物总产量的36%,有机大米认证产量为49.12万t。全国包括台湾省在内共有28个省份种植并认证了有机稻米,认证面积在1000hm2以上的有17个省份。东北三省是我国有机水稻的主产区,认证面积占全国有机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有机粳米认证产量前5位的省份是:黑龙江15.71万t、吉林3.11万t、辽宁2.43万t、宁夏1.50万t、内蒙古1.49万t;有机籼米认证产量前五位的省份是广东1.76万t、江西0.91万t、安徽0.55万t、浙江0.43万t、四川0.25万t。目前,我国有机稻米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生产、加工、销售到认证的完整产业链,也是全国认证数量最多的有机产品,并且与优良稻作农耕文化传承、生态田园综合体打造、农业乡村观光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和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和重要工作抓手。
2选用有机水稻种子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从事有机水稻种子生产的单位,而水稻的生态类型复杂,品种繁多,像杂交稻又必须年年换种,受限于目前我国有机农场的规模、技术、知识产权等因素,靠农场自己制种繁种也不现实。尽管如此,有机生产者也要尽力争取使用在本有机生产单元中自繁自育的有机水稻种子。常规水稻种子经有机农场种植,经过有机转换,提纯复壮后可成为有机水稻种子。
3有机水稻品种选择的技术要求
对任何农业生产而言,选择一个好品种并利用其优良特性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有机水稻品种的选择更是如此,不仅要遵循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更要适合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培育“健壮水稻群体”是有机水稻种植过程的核心。因此,能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有较强抗病虫能力,是选择有机水稻品种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但从兼顾市场消费及经济效益来看,水稻品种的优良食味品质和稳定产量水平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对有机水稻品种选择,应重点突出“优质、多抗、稳产、宜栽”,不应使用经辐照技术、转基因技术选育的水稻品种。
我国是水稻品种资源大国,这给有机水稻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品种选择空间。目前全国各稻区种植的有机水稻品种中常规优质品种占80%以上,杂交水稻品种约占20%,不少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还高度重视并选择应用了历史上的“贡米”等原生古老品种。目前我国水稻优质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可为有机水稻品种选择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2018年5月,全国首届优质水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公布的通系933、龙稻18、金稻2号、天隆优619、五优稻4号、松粳28、吉粳816、松粳22、水晶3号、泸软1212等“十大金奖优质粳稻品种”和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桃优香占、玉针香、嘉丰优2号、锡利贡米、增科新选丝苗1号、野香优莉丝、神农优228、玉晶91等“十大金奖优质籼稻品种”,可以供适宜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优先选择应用。
4有机水稻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有机水稻种子生产应在有机生产单元内进行,并按照有机种植方式管理。有机水稻种子生产的技术措施以及种子质量标准应遵循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和GB/T354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中有关水稻种子的要求,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使用、土壤培肥和病虫草害防治方法以及管理措施都应符合GB/T19630-2011《有机产品》的要求,按照有机生产方式进行有机水稻种子的生产。重点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一是在制种田块的选择方面,要求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良好、地力均匀、排灌方便以及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地块,不宜选择秧田或前茬刚种过水稻的田块,目的在于防止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保证种子的纯度。若同一常规水稻品种已作种子种植多年,则应采取提纯复壮的技术措施,以保持种性稳定。同一品种需要成片种植,并且要求在制种田周边设置隔离屏障以防窜粉和生物学混杂,尤其是在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过程中,更需要有严格的隔离措施。品种相邻的田块,若花期相近,应设置隔离屏障或将制种田周边5m范围内所产的稻谷不作种子用。
二是在种子生产的亲本选择方面,可以选用常规的水稻原原种、早代的原种以及优良品种;若进行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可以选用常规的水稻两系不育系及其恢复系作为杂交亲本;若进行三系杂交稻种子生产,除了选用常规的水稻不育系及其恢复系作为杂交亲本,同时还需选用不育系的保持系繁殖杂交亲本以供来年制种。
三是在整个制种期间,应随时观察,及时拔除病、劣、杂株,并携带出田外。详细记载品种的特征特性,如生育期、株高、株型、穗粒结构及产量性状。加强有机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的病虫草害防治,特别是种传病害防治。成熟收获时,应依据株行、株系、原种和良种分别单收、单脱、单晒,并经种子精选、检验后入库储存备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的若干意见[EB/OL].
[2]马爱国.当前我国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新形势和新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7(20):8-10.
[3]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产业发展(2016)[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上一篇:农业耕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关于灵山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查报告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