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28 08:51
【摘要】生态农业综合体是生态农业的现代化升级版,江西生态农业综合体目前存在的问题:如农业三产融合程度偏低;土壤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偏低等问题。江西应该坚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推进三产融合;优先选择现有生态县(市)乡(镇)村作为建设生态农业综合体的试点区域;省域层面要加强统一规划,引领生态农业综合体发展;加快智慧农业建设步伐,为江西建设生态农业综合体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坚持生态环境治理和改革不放松,不断完善生态环保体制机制。
【关键词】农业;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综合体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概念。我省许多地方创建的生态农业美丽村庄综合体,其创意内容与田园综合体是基本一致的。我省发展生态农业有良好的基础和较长的历史。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打造我省生态农业升级版,是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举措。
一、生态农业综合体是生态农业升级版
农业是最早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产业,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它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化农业的发展阶段,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农业在全球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三大趋势:
一是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的兴起,使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趋势,例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农业中广泛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网络化管理作业,实现自动控制和精准操作。信息技术也深度融入农产品加工制造和农业服务行业,使大量涉农信息化企业和新的业态应运而生,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质的飞跃。
二是农业综合经营、跨界经营日趋明显。在传统农业阶段,农业仅仅局限在大农业范围内实现农林牧渔业一体化经营,使农业资源得到高效利用。随着农产品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仅注重农业生产安全是不够的,必须在加工流通销售环节引入绿色服务的理念。欧美国家在上世纪就创导了“社区生态农业”(CSA农业),提倡“食在当季、食在当地”,直接把安全健康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配送到居民家里,缩短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距离,具有价格实惠,品质优良,时鲜环保等特点。近期我国也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多次强调农业三产融合经营的必要性,是我国农业深化改革的方向。
二、推进江西生态农业综合体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
(一)有利条件江西是我国最早实施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省区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国际生态建设的样板,得到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充分肯定。十八大以来,江西继续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形式和效果,我省均居国内前列,部分指标居领先水平,为发展生态农业综合体创造了条件。
1、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良好的区域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综合体的基本条件,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也不可能生产出绿色产品。目前江西森林覆盖率达到63.1%,居全国第二位,林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数量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末期江西水环境质量优良,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1%,主要河流达到86.2%。大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2015年全省设区市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0.1%,居全国省域领先水平,2016年我省9个设区市获评“健康城市”,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美丽愿景初步显现。
2、绿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特色产品优势进一步发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省发展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模式,创建了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1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3个,“十二五”末期,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到2902个,居全国先进水平。粮食、生猪等优势农产品和南丰蜜桔、赣南脐橙、狝猴桃、油茶、毛竹、鄱阳湖水产、家禽养殖等特色优势产品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的发展也取得很大成绩,覆盖一二三产业的绿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为建立生态农业综合体提供了产业支撑。
(二)存在问题
1、农业三产融合程度偏低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的主要指标是食品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欧美国家的食品工业是农业产值的三倍以上。中国是1:1,食品工业发达省如山东是农业产值的2倍右右,江西在本世纪初食品工业只有农业产值的80%左右,经过十多年努力,达到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先进省比较仍有差距。发达国家的农业服务业也十分发达,农业就业人数一般占比3%左右,但从事农业服务的就业人数超过10%以上,是农业生产就业人数的三倍以上,也就是说一个农业生产人员便有三个人为他服务,如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生态修复等专业性强的服务业都是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人来做,生产效率和创造的价值自然就高。我省农业服务业创造的价值只占农业总产值的3.5%(2015年),专业化程度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2、土壤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我省水、气生态环境虽然较好,但土壤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由于我省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占有重要地位,但由此带来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点不少于百处,主要分布有赣东和赣东北的铜矿、铀矿开采区,赣南的钨矿和稀土矿开采区,赣西和赣东北煤矿开采区,赣中铁矿开采区,这些矿一般有其他金属矿伴生,开采后的废弃矿区未进行生态恢复和治理,给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又通过水流传播到其他地方,对农产品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三、推进建设生态农业综合体的几点意见
(一)坚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生态农业综合体的基础是农业,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这是农业的基本功能。作为生态农业升级版,要在此基础上发展二三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使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的效益,收入有较大的提高。发展生态农业综合体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突出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进贤县西湖李家,在发展生态农业基础上,突出了村庄整治,在村容村貌、生态环境、文化传承、文明乡风等得到明显提升,打造了许多有创意的景点,改善了人居环境。婺源县突出了绿色和有机茶生产加工贸易,突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南京六合区和江西高安正在建设的巴夫洛生态农业综合体,由大公司投巨资,建设起点高,突出了发展大城市郊区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特点,这些案例都把传统生态农业提到了新的高度。
(二)优先选择现有生态县(市)乡(镇)村作为建设生态农业综合体的试点区域现有生态县乡村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产业基础,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以此作为建设生态农业综合体的平台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政府要引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创办各种形式的生态农业综合体。有条件的生态县(市)应推行一乡(镇)一园建设,率先实现生态农业升级。
参考文献:
[1]陈剑平,吴永华.以现代农业综合体建设加快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科技管理,2014(05)
[2]曾倩,刘雅婷.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综合体调研报告[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06)
[3]曹红亮,董家田,刘增金.上海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江苏、浙江、北京、广州对比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7(07)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84号)
[5]鲁芬,明庆忠,李凡,余晓兰.乡村旅游综合体视角下的都市农庄建设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01)
[6]曲向东,胡杰.特色农业休闲养生旅游综合体设计[J].乡村科技,2016(32)
上一篇: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金融诱导机制研究 下一篇:新型农村建设和农田水利规划的结合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