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27 09:11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印度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近几十年来,印度推出了一系列农村金融与农村发展策略,主要有农村地区银行网点的拓展、优先部门贷款比例要求、政府援助计划以及微额信贷的全面铺开等方面。但一些不当做法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金融效率。这些经验教训对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参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印度;农村建设;金融支持
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如何发展农村金融,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国民中的弱势群体,农村是整个国家中的弱势区域,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体现为:贫穷、人口密度低、市场隔离、风险高、季节性因素导致的高交易成本、缺少传统的抵押品、收入波动较大、分散风险的机会有限。上述特征使农村金融市场不同于城市金融市场,通常使以利润为导向的金融机构望而却步(雅荣、本杰明、皮普雷克,2002)。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支持就不可缺少。
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在领土、人口、资源、受教育程度、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方面都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之处。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更是非常相似。独立后,印度尽管经济呈现一种印度教徒式的较慢增长,但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政策却从没有动摇过。这种支持政策在金融领域里体现得也非常明显。所以,研究印度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的政策支持及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而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照和借鉴意义。
一、印度农村金融体系
印度农村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印度储备银行(主要负责监管和协调,RB1)、商业银行(国有以及私人)、地区农村银行(RRBS)、合作银行(或合作社)、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NABARD)、存款保险和信贷保险公司等。
目前印度有97家商业银行共有67,118个分支机构,其中32,212个(48%)位于农村。196家地区农村银行有11,944个农村网点。还有115,000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正规金融机构已达160,000个。具体见表1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地区分布表。但是,根据2003年世界银行和印度全国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小农户和无土地农民没有存款账户,87%没有借款(Scibel,H.D.,2005)。目前,非正规的放款人仍然在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2003年的数据表明,过去12个月间,48%的无地、少地农民至少曾有一次通过非正规渠道借款,平均年利率为48%。
二、拓展农村地区银行分支机构
(一)商业银行国有化运动及商业性金融农村网点的强制设立。
长期以来,印度农村的信贷需求主要是由放债人和其他非正规贷款者(如合会ChitFunds)满足的。这二者在古印度时期就已出现,到目前为止,仍然在起着重要的作用(Seibel,H.D.,2005),为发展农村经济,配合当时印度的“绿色革命”①,对农业及相关产业提供金融支持,1969年及1980年,印度陆续将19家私营银行收归国有,建立了绵密的国有金融体系。目前,28家国有银行持有银行资产的80%以上。政府控制银行后,就可以直接开展国有银行农村网点的建设工作。
(二)成立并支持地区农村银行体系。
另外一个农村信贷主渠道就是196家印度地区农村银行,11,944个农村网点。政府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农村业务的银行网络体系,于是于1975年成立了地区农村银行。地区农村银行的经营目的是“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视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
地区农村银行的营业机构主要建立在农村信贷机构薄弱的地区,贷款对象主要是小农、无地农民和农村小手工业者等贫穷农民,还给贫苦农民提供维持生活的消费贷款,贷款利率一般低于当地农业信用合作机构。每个地区农村银行均由一家商业银行主办,核准资本1000万卢比,中央政府、邦政府和主办银行分别认缴50%、35%和15%,还可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
三、优先部门贷款比例要求
在印度第六个五年计划和农村综合发展计划框架下,1980年,印度政府为能对全国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支持,以达到辅导农业与小型企业的社会目标,规定其本国银行对所谓优先部门的放款不得低于贷款净额的40%,外商银行不得低于32%,这些优先部门包括农业、小型企业、出口产业,甚至涵盖政府推动的住宅贷款计划,其中对直接用于农业部分不得低于贷款净额的18%,对农业薄弱部门和农村地区有关活动的直接贷款须占对农业贷款的55%。这使从1960年开始的优先部门贷款不断增加,至1991年已达4209亿卢比,增长了96倍,如此规模的贷款满足了优先部门的资金需求,保证了这些部门的增长率。
五、结论与启示
农村的建设必须要有金融的支持,而三农问题往往又处于市场失灵状态,需要政府进行支持。印度政府多年来坚持通过支持农村金融活动来建设农村,减少贫困,有不少值得我们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或吸取的经验教训。经过对印度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的分析,我们有以下结论与启示。
1、印度政府为了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两次银行国有化运动,直接控制国有银行,并在农村设立大量的金融机构,印度政府还要求私人银行与外资银行也必须增加农村网点。同时建立了一系列的法令,建立土地发展银行、地区农村银行,调整监管体系。另外还规定银行对优先部门的贷款比例以保证有机构的同时还有足够的资金进入农村,增加对农户信贷资金的供给。农村综合发展计划、银行一自助团体联系计划等一系列的计划直接或间接支持农村的金融活动,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微额信贷体系。
2、三农问题也一直是印度国家经济一个重要问题,虽然经济增长比不上中国,但许多年来,印度各届政府一直采取倾斜政策发展农村和农业,缓解贫困。我国应向印度学习,将此次解决三农问题的决策和工作力度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①雅荣等:《农村金融问题、没计和最佳做法》,《世界银行报告》,中国农村金融研讨会,2002年9月18-19日阅读材料。
②V.Puhazhendhi,"TransactionCostsofLendingtotheRuralPoor-NGOsandSHGsofthePoorasIntermediariesforBanksinIndia"TheFoundationforDevelopmentCooper-
ation,POB10445.Brisbane.Australia,1995.
③H.D.Seibel,"SHGBankinginIndia:TheevolutionofaruralfinancialinnovationandthecontributionofGTZ”,GTZ,Eschborn8.NewDelhi,2005.
上一篇:有机农业蔬菜种植技术探析 下一篇:武汉都市圈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分析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