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27 08:51
摘要:本文分析了鄞州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既要有政府的积极引导,又要全体人民的热情参与,更要有严正的法治环境,三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宏观调控;
“石油农业”(又称“化学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高产、高效、省工、省力等特点,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解决因人口激增而引起的粮食供求矛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以高消耗、单品种、集约化为特征的石油农业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生态承载能力显著下降,充分暴露出石油农业在经济、技术、生态上均存在一定弊端和潜在威胁,成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改善和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逐渐建立物质循环畅通、能量流动平衡的新的农业生态系统是解决农业生态恶化的根本途径。那么,如何发展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态循环农业,成为摆在政府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鄞州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
1.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理解和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循环农业是尽量协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由于生态效益有它的公益性和公共性,所以生态循环农业不能自生自灭,必须有强有力的政府引导和公共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但与农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密切相关,还与农产品加工业营销、废弃物再回收加工等二、三产业相关联,同时还与广大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有密切关系。因此,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必须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目前在大多数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乡、村干部的思想中还普遍存在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理解不深、认识不足的问题,认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主管部门和生产者的事;或者持水到渠成的观点也不在少数,过分强调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思想上缺乏认同,行动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政府层面上还没有制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我们究竟要发展什么样的生态循环农业?或者说什么样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才符合鄞州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生产力发展要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尽管,鄞州区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方面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做出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典型示范,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在政府层面上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系统的和科学的发展规划,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鄞州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有序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
二、几点建议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既要有政府的积极引导,又要全体人民的热情参与,更要有严正的法治环境,三者缺一不可。为此结合我局工作职责,从力所能及的角度出发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行政执法力度,不断规范生产行为对于我局作为执法主体的法律法规,应该强调依法治农,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彻底纠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对于执法主体不在本局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环保、水利、工商、贸易等,应该向区政府建议加强执法力度,逐渐形成依法治农的良好氛围。
2.科学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并加以全面落实规划有科学性和严肃性两个方面,即制定规划时的科学性和实施规划的严肃性。为此建议在区政府层面上应该从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制订一个比较全面的、整体的、科学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如果做不到的话,只能退而求其次,从统筹产业内部发展的角度,在本局工作职责范围内,结合本区农业生产实际,制订一个长期发展规划,作为本局中心工作,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3.整合全局资源,实行联合作战,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实现大农业大循环要把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当作局中心工作来抓,在一把手局长领导下,整合农、林、牧、渔、农机等部门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整合全局各级各类资金,实现大联合、大联动,以发展规划为主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生态循环农业不断向前发展。
4.大力发展种养紧密结合型的生态循环模式在农业内部各产业相对独立的现实情况下,一方面是畜禽养殖场所产生的排泄物得不到资源化利用,成为农业重要污染源;但另一方面由于耕地得不到有机肥的滋养,地力却在不断下降。如何建立一个农牧紧密结合的生态循环体系,如种粮大户根据经营规模兴建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或者畜禽养殖场企业承包相应规模的农田,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排泄物在承包的农田内循环利用,既完成了提高畜牧生产能力的任务,又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难题,同时地力得到了不断提升,一举三得。其他如林牧结合、农牧渔结合、林牧食用菌结合等,都是很好的循环模式,但前提必须是一个经营主体,否则由于存在利益分配上的问题,很难长期合作。
5.成立区域性畜禽粪便处理中心,探索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新途径首先是继续做好沼液配送工作,目标是解决区内50%沼液的出路。二是以“产品化、商品化”为目标,继续研究探索沼液产品的深度开发,做大做强沼液产业。三是探索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引进或培育有志于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的企业,对畜禽粪便进行集中处理,利用沼气发电,符合国家能源战略。
6.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逐渐减少化肥使用,加大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在国家层面上,修改已有化肥补贴政策,引导农民减少化肥使用量,并将有机肥纳人补贴范围,鼓励有机肥的推广应用。
上一篇:四川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