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26 08:44
摘要: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农业带来一定的挑战,乡村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水资源的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协调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同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充分挖掘乡村的资源优势、营造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扩大宣传等方面,找到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一、我国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2000年以后,我国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较快,2000年、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7942元、59660元,增长7.52倍。2000年、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分别为426.6元、913元,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4.9%。最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稳步增长,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最近几年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生物共生、资源合理开发、环境保护、物质多重利用等模式得到有效推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农药化肥使用量逐渐减少,无公害农产品逐渐增多,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环境、资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农业带来一定的挑战,乡村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水资源的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乡村旅游规划、开发、运营等各个环节,要兼顾生态农业的发展,用长远的眼光经营乡村旅游业,促进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和谐发展,找到适合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二、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为乡村旅游文化、乡村旅游营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方法从定性分析更多地向定量分析进行转变,数理统计、因子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广泛应用,实证研究越来越多。Maude等人以英国农场为研究对象,对英国乡村旅游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受到城市人群的欢迎,有利于缓解城市紧张生活带来的压力,但乡村旅游影响了农场生活的宁静,不利于保护农场主个人生活隐私。Beeton以澳大利亚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乡村旅游的品牌效应,强调营销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意义闭。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Lane的研究较为详细,他首先肯定了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指出乡村旅游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从乡村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综合平衡、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协调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是基于国外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前期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基本概念、乡村旅游的开发等方面,近几年的研究重点在乡村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定量分析等方面。兰艳以广西生态农业旅游为对象进行研究,在分析广西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建立监督机制、开发特色产品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圈。张达华研究重点是乡村旅游业的环境保护,认为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城市人群到农村休闲娱乐、放松身心,通过扩大乡村旅游规模提高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乌恩认为乡村旅游是沟通城乡的桥梁,乡村独有的资源优势和环境条件是城市所欠缺的,利用乡村田园风光、风俗民情、休闲娱乐等优势吸引城市人群光顾,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张威以湖北省咸宁市为对象进行研究,对咸宁市的生态农业空间差异进行研究,收集有关数据,运用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指出咸宁市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魏爱丽以宁夏生态农业旅游为研究对象,对宁夏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收集宁夏2006年至2012年生态农业旅游总收入、旅游人数、居民人均花费、服务设施、交通运输等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找出影响宁夏生态农业旅游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发展宁夏生态农业旅游的政策建议14]。
三、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过度开发,资源环境破坏严重
生态农业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个别乡村旅游项目与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乡村旅游在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方面没有兼顾生态农业的发展,食宿过程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水资源浪费严重、顾客不愿采用徒步旅行、旅游购物中过度包装现象普遍……2017年,我国土壤侵蚀面积295万平方千米,2591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中较差的有341个、差的有26个,对全国3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昼夜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中,等效声级平均值67.1Db(A)。2000年、2017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分别为53820.3千公顷、67815.6千公顷,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要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我国耕地灌溉面积稳步增长四。2000年、2017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分别为4146.4万吨、5859.4万吨,2015年化肥施用量最高,达到6022.6万吨。通过对我国2000年至2017年耕地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复合肥施用量进行统计,汇总如下(见表1):
(二)乡村旅游缺乏特色,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乡村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景点缺乏特色、缺乏创新、跟风模仿、无序发展、恶性竞争。在运营过程中,宣传力度不够,乡村旅游的影响力有限,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很多景点都开发农家乐、产品采摘、休闲观光等项目,容易让顾客产生视觉疲劳,削弱了乡村旅游项目对顾客的吸引力。2017年我国乡村旅游中交通费、餐饮费占比较高,分别为28.9%、27.6%,其次是购物费25.2%,住宿费12.3%。2017年乡村旅游的收入主要依靠节假日的收入,约占全年总收入的43%,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主要方式,顾客大多数来自周边市区,吸引全国各地顾客的力度不够,除了个别有名的乡村景点之外,大部分的乡村旅游顾客主要以当地城市居民为主,短途自驾游是乡村旅游的主力军。
四、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一)乡村旅游要充分挖掘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
全国各地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发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顾客前来参观【121。在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要从食、住、行、娱、购等方面加强引导,使顾客充分体验乡村旅游的休闲、娱乐、健身等项目,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环城市区域的乡村旅游项目,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开发环城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自然资源较好的乡村,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娱乐小镇、田园风光等“旅游+农业”产品组合,促进农产品加工、农村餐饮、民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131。充分利用当地民俗文化、民间传统艺术开发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运营过程中,民俗文化和旅游经济效益要充分结合,在保护民俗文化、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进行合理开发,注重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4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谢湖有机茶果观光基地是以水果为特色的示范基地,谢湖村以樱桃为主要产品,附加蓝莓、风水梨、凯特杏等特色品种,吸引全国顾客前来赏花、摘果、娱乐,15000亩大樱桃园是基地主要观光旅游项目,谢湖村充分挖掘游山玩水、赏花采果、休闲品茶等资源,不断完善基地的特色美食、风情民宿等服务项目,提高顾客满意度㈣。
(二)乡村旅游要和生态农业协同发展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农村环境的保护,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要兼顾农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从生态农业的规划、开发等各个环节注重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61。通过无公害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作物,在农作物栽培整个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有害物质,促进绿色农作物普及和推广。通过地膜覆盖、人工除草等方式代替除草剂的使用,保障农作物、土壤安全。通过“互联网+农业”促进生态农业的推广和普及,在绿色产品流通环节,运用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f171。在生态农业发展中,要大力推广产地预冷技术,从源头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全国各地在发展绿色农业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农产品优势,开发适合自己的农产品,形成规模效应,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协同发展。
五、小结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兼顾生态农业,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经营乡村旅游业,使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1.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的变化规律人手,通过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乡村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刚。2.对乡村旅游业进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本地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通过生态农业开发出乡村旅游的特色品牌。用生态农业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鼓励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协调发展刚。对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结构、除涝治水隋况、耕地灌溉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等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措施。乡村旅游要充分利用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规划和开发,吸引城市人群到农村放松身心、休闲观光,享受乡村文化独有的魅力陶。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李强,冉静,吉莉,何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3(02):114—115.
律娜.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建议『J1.现代农村科技,2015(09):78+48.
何左香.探讨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_1.农家参谋,2018(13):15.
周颖悟.结合国外经验论中国乡村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J].世界农业,2016(02):33—36.
皮晓媛.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叨.世界农业,2016(01):37—40.
张力骅.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3):396.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对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