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19 08:44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呢?我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应结合当地地貌地形,气候特征及当地农牧业发展特点,走一条符合本地区特征的农业发展之路。基于此,文章就新形势下如何因地制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作了分析,以期对本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自古以来,勤为政者,贵在养民;善治国者,必先富民。对于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中国来说,很显然,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全国富。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成为了新时代的最强音。
1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1.1近年来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至1978年中国率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惠民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村经济再创新高,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显著。农作物产量在持续增长,直至201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2%,人均肉类产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0%,人均水果产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15%,人均蔬菜产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33%。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逐年在减小。这些事实无一不在告诉我们,今天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
1.2新农村背景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虽不容小觑,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新形势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之策略
2.1保护耕地,提高产业效率“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保护的同时,各地要探索土地整治多样化实施模式,构建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土地整治与多种要素的跨界融合,以守住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为目标,逐步形成新的工作格局。面对当前土地资源匮乏的现状,我们除了要严守耕地红线之外,还要以科技为先行导向,在实现农业经济积极管理的同时,还要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力度开发农业资源,让生产经营不断走向组织化,现代化,科学化。在当今社会,任何行业的发展都要以技术为支撑,而在农业领域,大型农业企业将对农村生产进行集约化管理是必然趋势。农业生产设备的机械化,仍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就要求形成大规模种植的局面,区域联合化生产,使大型机械有用武之地,一改过去粗放式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下大力气走提速增效的现代农业新路,从整体上提高生产质量。
2.2创新产业模式,创建地区品牌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问题的关健所在。那么,除了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产业合作化之外,还有什么方法提高农民收入呢?在这里,我们就要提到“加工”一词了。农产品未经加工是农产品价格低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以新型工业化理念精心谋划现代农业发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引进加工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业基地并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从种植繁育、基地建设、仓储、加工到销售的产业化链条,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赋予产品更多的附加值,精心打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经营水平,打造地区品牌。
3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适用于新时期下的形式,我们应该凝练发展方向,调整农业结构,创新产业模式,将农业经济发展推向另一个高峰。
参考文献:
[1]王苗.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5.
[2]孟繁琪.现代化农业的模式选择[J].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3]於志东.从缩短农产品营销环节视角研究农产品网上营销[J].安徽农业科学,2011.
上一篇:浅析海南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前景 下一篇:浅谈我国“三农”读物出版的现状与突围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