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的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浅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18 09:21

  摘要:人类社会高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给地球生态环境造成日益沉重的负担。面对种种环境和资源危机,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之应运而生,绿色建筑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分支,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的设计理论也被越来越重视。这里主要介绍绿色建筑的发展史,绿色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现阶段的绿色建筑设计技术,以及绿色建筑设计的评价体系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绿色农业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农业中的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浅析

  1引言

  绿色生态建筑概念的提出是近几十年的事,但生态建筑的思想很早就出现了。纵观中外的建筑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民族根据各自地区的气候特点、技术水平、生活习俗等创造了大量具有生态意识的建筑。这些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通风、节能保温、运用传统材料等方面等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传统建筑非常重视利用地方材料,结合气候条件和朴素的处理手法使之与环境协调,达到适宜居住的日的。我国民族众多,自然和丰富多彩的气候条件多变,古人本着因地制宜的方法,创造出独特的、建筑体系和处理手法,同时也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生态思想。像中国的儒学思想、道教和佛教就比较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而风水理论的研究更是中国生态思想的核心,抛开封建迷信的东西,风水理论研究的就是风、水自然环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理想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在结构技术和建筑材料方面,中国的木结构体系是独树一帜的。之所以长期采用木结构,是因为在长期的实践中它缩短施工周期被认为是比较合理的结构体系,在节省材料、降低造价、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并且具有生态的意义。

  2绿色建筑发展的概述

  自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国外的一些建筑师和理论家开始生态建筑的研究,结合环境、气候、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在传统生态建筑的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像赫尔佐格、柯里亚、皮亚诺等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为生态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贞献。

  与国外相比,中国当代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起步较晚,比较系统的研究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一些高校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对太阳能的利用、民居建筑的开发以及地方材料的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尽管我国已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方面采取了很多技术措施,取得很大进展,与之相比中国在这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3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绿色建筑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它是绿色节能建筑的基础和关键。在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建筑的原则下,绿色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应遵循现代开放、端庄朴实、简洁流畅、动态亲民的建筑形象,从选址到格局,从朝向到风向,从平面到竖向,从间距到界面,从单体到群体,都要采集天然能源,以利节能:注重空间的阳光感、流动感与体量感:充分体现材质的轻重、粗细、虚实对比以及建筑设计中各类节能、环保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同时还应做到:

  3.1绿色建筑的设计,掌握生态技术,树立生态意识是关键生态建筑的现实意义是引入“生态关键”观念,积极利用低能耗和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做法。生态化的建筑设计应以“生态一技术一建筑”为发展模式,将建筑设计和生态理念的统一贯穿到绿色建筑的全过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关注建筑生态、环境特征的表现和技术的运用,使之融入建筑设计中,产生建筑形象。一个好的生态建筑,不仅要有出色的构造设计和优秀的建筑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生态技术系统的应用。因此,设计在尊重自然环境、减少能源消耗的间时,还要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角度考虑建筑功能与生态环境稳定性和持久性。

  3.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应符合整体设计与多元共融结合当地文化内涵,发掘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开发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和技术,整合并完善建筑功能,以满足使用者对适宜的、高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提升整个设计的环境质量和文化品质。其特点应符合建筑设计的整体设计,多元共融。力求科学化、逻辑化、智能化、系统化的设计,使整体功能适应各种功能性质的使用要求。在现代资讯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并的今天,把握时代脉搏,表现时代的精神,把最新、最美、最现代的建筑奉献给人们,让中国建筑融入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之中。“建筑当随时代”,倡导绿色建筑设计,是我们在建筑创作中应该明确的主导思想。

  4我国农业绿色建筑设计展望

  在中国,农业生产建筑对可持续发展的冲击已日益严重,来自建筑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建筑业消耗了大量白然资源,如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另一方面恶化了环境,如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的实践结果。目前世界上已建成了一些各式各样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绿色建筑,不少学者和设计师根据他们的经验提出了一些设计策略和方法。我们国家应该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通过我国绿色奥运所取得的经验上,把绿色生态建筑这个观念深入人心。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必将由指导原则走向规范标准,由特殊走向一般,由个别走向普遍,成为未来继筑的主导,最终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子草,刘少瑜.英国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BREEAM引介[].新建筑,2002(1):56.

  [2]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10.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设部,科技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5.

  [4]杨经文.生态设计方法机.时代建筑,1993.

  [5]陈衍庆.建筑新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罗红安,浅谈我国建筑节能的具体措施[J].山西建筑,2007,33(19):242-243.

上一篇:侧开空穴盘在果类蔬菜育苗中应用效果评价 下一篇: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产品加工金融支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