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及绿色经济发展的思考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16 09:22

  摘要:基于绿色农业和绿色经济概念和发展历程,对秦皇岛市昌黎县新集镇嘉诚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发展绿色经济和改善绿色农场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及国内大部分地区建立和发展绿色农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绿色经济;绿色农业;绿色多元化农场;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绿色经济”、“绿色农场”等词汇在社会广为流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对食品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的需求不断提高,发展绿色农业成为社会的一种主流驱动,其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技术落后、农场单一化和绿色经济发展曲折不前等问题。为了解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学习绿色无公害食品的种植技术以及大力宣传绿色农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应对国内农业发展问题,通过对秦皇岛市昌黎地区绿色农场的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分析,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和改善绿色农场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及国内大部分地区建立和发展绿色农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绿色农业及绿色经济发展的思考

  1绿色农业和绿色经济

  现代农业的观念是强调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在提高经济功能效应的同时,着力发挥其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作用[2]。而绿色农业是指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依靠自然生态生产力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3],是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部分。现今,中国农业的生产总值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显得至关重要。早在201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就提出未来20年深化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倡导绿色经济[4]。2011年联合国环境署提出,绿色经济不仅能够实现财富的增长,而且还会产生更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绿色农场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经济休闲农场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一种深度开发农业资源的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的新途径[6]。

  2调研地概况与调研方法

  2.1调研地概况

  2.1.1自然条件调研地为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新集镇嘉诚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嘉诚合作社”),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地区。针对绿色农场的发展状况对嘉诚合作社的农场进行了为期5d的考察。秦皇岛属于河北省地级市,环境良好,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秦皇岛市气候属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秦皇岛市农业资源种类众多,林果资源丰富,葡萄栽培与种植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昌黎有着“中国葡萄之乡”、“中国干红葡萄酒城”之称;卢龙被称为“中国甘薯之乡”;山海关区是“中国樱桃之乡”,适合建设绿色多元化农场[7-9]。

  2.1.2社会条件秦皇岛市所属的河北省是毗邻首都的大省之一,是重要的农业大省。近年来,“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发展”的提出引起热议,政府提出在首都北京周边的大小城市结合生态补偿,建构绿色环境,为秦皇岛市发展绿色经济创造了良好社会条件,也是该地区的优势所在。同时,河北省也面临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且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诸多问题。

  2.2调研方法

  对相关农业人员进行访谈,共调查100人次;拟定调查问卷请相关的种植农户、企业员工和市场商人等作答,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7份。调研内容包括了解农业人员在生产、销售及加工等环节的情况;问卷内容涉及填表人类型、各地区种植作物的分类、其对绿色农业与经济相结合认知度以及对牲畜排泄物处理方法等。针对昌黎县部分地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大多是种植农户、企业员工和市场商人。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阐明了嘉诚合作社绿色农场发展的进步性及弊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可行性建议。3结果与分析3.1政府投入不够据统计,约64℅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地政府对发展绿色农业的投入不够。而谈到家乡发展绿色农业为哪种类型时,仅有3℅的人选择了政府引导,其中乡村合作组织和个人自发的类型不相上下,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5℅和43℅,其余则为少数的企业引导和填表者对这项问题的不太了解。张红艳[10]研究指出,黄家沟村农场规划项目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已形成以农耕体验为特色,集现代设施农业、农业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都市农业项目,可见政府投入在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2龙头企业较少,绿色农产品不突出

  问卷调查显示,在发展产品销售渠道中,选择企业统一收购的比重约占31℅。这说明在城市和乡镇中,企业及合作社仍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但由于龙头企业较少,绿色农产品不突出,很多企业功能不够完善,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尚达不到优质绿色农产品标准,深加工少,这也在普通农户心中尚未形成一个典范[12]。因此,还需长期加强企业合作社对当地整体绿色农业的带动作用。

  4对策与建议

  4.1政府部门加大工作落实与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的领导者与决策者应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和引导农户积极投身到绿色建设中去。可通过下乡举办绿色主题的文化演出,也可以书面要求的形式向各乡镇下达通知,鼓励农户因地制宜将绿色农业在自家实现。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药、化肥以及绿色产品的监管力度,以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和影响人类健康为基准,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善于发现重用新型人才,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5]。

  4.2加强中小型企业及合作社对农户的引导作用

  除政府外,中小型企业及合作社对农户的引导作用也非常重要。企业、合作社拥有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硬件设备,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凭借有利条件走在发展绿色农业的最前端。如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把关每一种蔬菜和水果的质量,绿色生活要远离激素与农药,希望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研制出抗病抗倒伏的优良品种,并扩大生产将种子推广到市面上,让普通农民也以全天然无公害方法种植。规模化治理也是企业发展一个重要优势,与企业的正面引导作用相辅相成,规模化治理也成为企业引导农户避免生产风险的有效途径。

  5结语

  农业是一个基础性的产业,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发展。进入21世纪,科技转化、资源匮乏、环境恶化、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等都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绿色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全新途径,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是一致的[18]。发展绿色经济是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需要,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19]。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发展绿色经济更具有现实紧迫性,不仅可以促进节能减排,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扩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重要结合点[20]。本次调研结合农林专业知识实践研究绿色经济化农业,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参考,这也是助力中国梦的有效行动。

  参考文献:

  [1]张广海.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D].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2]方淑荣,游珍,蒋慧,等.生态化:中国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1):43-46.

  [3]周旗,李诚固.我国绿色农业布局问题研究[J].人文地理,2004,19(1):41-46.

  [4]诸大建.绿色经济新理念及中国开展绿色经济研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40-47.

上一篇:绿色农业理论体系框架构建的基本思路 下一篇:盘县农产品加工发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