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16 08:27
摘要:绿色农业作为代表目前世界先进农业发展的目标,其发展影响着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继自然农业、生物农业及生态农业等理论后,提出来的新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加入WTO后,作为农业理论最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绿色农业也必须作为今后的重点进行扶持,在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他们的现代农业理论的探索和实践都走在我们前面,通过选择河源市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早、基础条件较好,能够代表当前农业发展水平的河源市作为调研对象,分析绿色农业在河源市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及挑战、机遇,借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绿色农业在我国全面展开探索成熟的模式。
关键词: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河源农业;SWOT分析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倡导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尤其是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环保、绿色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在这些条件下,人们对关系到其生存的基本必需品农业产品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必须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中,生产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绿色农产品。绿色农业作为目前国内外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国内环境下,食品的案例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人们更注意日常饮食中与食品相关的问题瞳1。
1.1.2选题意义绿色农业在发达国家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在推广实施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种植经验,管理机构制按照绿色生态种植标准定了严格的管理规范,全面贯穿于作物种植的全过程n1|。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只有保护农业,发展农业,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目前,国内很多省、市的试点工作正在实施中,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实施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绿色农业发展,但从实施情况来看,效果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绿色农业的发展必须以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为基础,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情况入手,只有通过不断实践,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1.2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2.1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对于绿色农业概念的表述有以下几种认识:有机农业理念是由英国农业专家哈沃德首先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通过使用动植物废弃物,借以提高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虽然对于这一观点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严格禁止化学合成物如化肥、农药的使用,而是通过易分解有机物的使用,让农业生产达到环保、保持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u…。生态农业是由美国植物学家、土壤学专家Albreche建立的理论,主要内容是指通过生态上的自我维持,保持土壤的活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在环保、经济、综合利用、循环延续性发展等方面都可以被接受的小型农业经济¨6|。自然农业是建立在有机农业的基础上,最早是由日本自然学家冈田茂吉于创立,其内容是强调种植园区或基地内,实现自有资源的功效最大化,生产过程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均取自于内部,达到农作物的完全自然状态生长。该种植模式除日本以外,也有少部分国家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践n引。
1.2.2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综述国内对于绿色农业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国内对于有机农业的定义为: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要求,在农业生产中不使用无机化学、合成或者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产物,而是通过生态学的原理,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行瞄8|。这个定义通过强调非化工类产物的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化工、基因类生物在农业中的破坏作用,以生态、环保的态度生产农产品,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孙建民(2012年)提出,我国的生态农业应以自然环境生态科学为基础,通过组织协调,使农业发展适应目前国外对于农业的基本要求:自然、环保、科技创新,同时也强调了整个生态系统的作用,通过此标准,达到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相平衡的目标∞9|。王国宁(2012年)提出,生态农业是依靠农业生产内部循环来维持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作用H0|。刘宁(2012年)认为,生态农业是一个循环生态经济系统,只有保证这个系统的良性循环,才能保持农业持续、协调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人类提供更多有益、经济的农产品,以适应人类对于现代农业提出的新标准、新需求H1|。
2理论基础
2.1绿色农业的概念
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农业是广义的“大农业”,其包括: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在具体应用上我们一般将“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高品位、高质量、优品种和无毒无害无污染农产品的要求中国必须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绿色农业最早是在2003年被提出的,专指是在各类农产品的种植加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综合当前农产品生产的高新技术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农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兼顾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安全。整个过程遵守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可以充分实现农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盯01。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工作,绿色农业的理论不断完善,其定义内容不断充实,进一步细化为狭义绿色农业和广义绿色农业。作者认为,绿色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系统,覆盖农业的全部内容,所谓的绿色农业只能用以前的原始农业、现代农业的概念进行比较。
2.2绿色农业基本理论
绿色农业的产生是在石油农业、农业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以三个理论为基础,通过发展、演变,取长补短而形成的一个大农业的观点‘M1。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以机械、化学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科学技术,通过集约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等一系列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总量,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出现了相应的缺陷:高能耗、对环境污染严重,并且破坏生态平衡,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巨大,因此,70年代后,很多国家率先提出了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超石油农业的观点,逐步探索改变对石油农业的依赖,以适应人类的需求‘圳。农业发展主要理论认为:决定增长和收入的主要取决于土地及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后来又加入了劳动者素质和技术变化,这些因素一起对农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以上因素的影响,农业才能健康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农业的另一个基础,最初是由挪威首相夫人布伦特兰提出的,后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进行改进后制定其内容:公平、持续、协调。即在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影响子孙后代满足其日常需求的前提下,保证社会经济资源的持续发展盯0|。
3河源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模式
3.1河源市农业发展现状
河源市是粤东北地区欠发达的农业市,辖源城区及东源、和平、龙川、紫金、连平五个县,总人口335.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4.36万人。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5万亩,水域96万亩,25。以下的山坡地150多万亩。河源生态优良,拥有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和一流的森林;河源资源丰富,物华天宝,拥有温和的气候,充足的雨量,肥沃的土地,十分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河源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已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河源政策优惠,实行税收奖励、重点扶持、贴息贷款政策。总之,河源是现代高效绿色农业的投资沃土。河源市作为农业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地区,近些年来,一直以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的发展目标,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快农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科技繁育、标准粮田规划、新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农业经纪人培养、科技示范培训等一系列举措,大国发展绿色农业,通过各级业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努力,河源市的绿色农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结合区域特点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和近年来的发展,已形成了南部蔬菜种植、中部粮食生产、北部棉花综合加工的结构形式。
3.2河源市发展绿色农业的现状
3.2.1以特色农业促进经济发展河源市的土地、森林、水源、矿产、生态等资源的潜力较大。全市人均矿产、森林、水、土地资源均居全省第一。河源土地充足,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048万亩,耕地165万亩。有三大盆地平原,其中灯塔盆地1941平方公里,川南(龙川南部)盆地1000平方公里,源城盆地1230平方公里。河源有东江、新丰江、韩江“三大江”和广东省两座最大的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淡水水域96万亩,是全省人均拥有淡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地区。水利设施相对完善。2013年,河源市完成农业总产值93.7亿元,农业增加值67.3l亿元,均比上年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5013元,比上年增长7.9%,是2000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873元,比上年增长7.3%,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3%。河源市各级累计投入支农资金12847万元,落实财政种粮大户补贴资金493.71万元,种粮综合直补补助资金2013.76万元,落实农机购机补贴108万元。大灾之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完成了省下达的粮食工作考评任务,.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和奖励。河源坚持以市场效益为导向,以突出生态特色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拓展产业链条为关键,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依靠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坚定不移地走可循环绿色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子,创造绿色财富,打响“万绿河源·绿色食品”品牌。河源重点实施生态化、差异化、产业化、标准化、服务化、多元化六大战略,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水果、蔬菜、茶叶、南药和畜牧水产六大产业,构建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环保、产业、经营、安全、科技、投入六大体系,实现农业农村经济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
3.2.2生产基地呈增加趋势从2004年开始,河源市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大力提倡绿色农业的发展,随着政策扶持和技术推广,河源市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数量逐年增加,根据河源市农业局的统计,绿色农业基地已由2005年的32万亩,发展到2013年的81万亩,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
参考文献
[1】高雪玲.广东能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州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2.3一11.
[2]何芬.我国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4,28—35.
[3]王芬,吴建军,卢建波.I雪#1-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研究[J].世界农业,2013.11,187.200.
[4]崔欣.中国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D].华南农业大学.2006.4,25—30.[5]邵立民,方天垫.
上一篇:江西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下一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路径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