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14 08:50

  摘要:绿色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文章简要介绍了绿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从产业发展规模、绿色农业企业、农民、国家政策等方面说明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如绿色农业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绿色农业企业高增速显著、农民绿色意识提高、政策对绿色农业支持力度加大等,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如缺乏理论研究、标准不健全、疏于管理、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分布不均匀、科技投入明显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并提出依靠科学技术、借鉴国外经验、扶持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绿色农产品价值等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献言献策。

  关键词:绿色农业;产业成长;借鉴意义;支持措施

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1绿色农业概念的提出

  2003年10月由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主持,在我国北京召开了“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这是一次有关我国农业发展的盛会,在会上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的专家首次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为进一步开展国际间的合作,推动绿色农业理论和研究的发展。我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成立了研究绿色农业基本理论的课题组,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扶持该项目的建设,这标志我国正式进入到“绿色农业”的发展阶段。

  2绿色农业的内涵

  有关“绿色食品”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紧接着“绿色农业”就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对于“绿色农业”的内涵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均做过积极的探索。知名专家刘连馥老师在其主编的论著《绿色农业初探》一书中,明确指出绿色农业是指充分运用当代的先进科学技术、装备和农业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标准化农业生产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1]。但也有学者认为绿色农业仅是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一种;有的学者强调绿色农业就是要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2]。总的来说,绿色农业涉及范围较广、领域较多,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还有工业、管理学等众多领域。但不可否认的是绿色农业将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流,应该把农产品的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路作为首要目标[3]。绿色农业的产品不仅要包括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还包括在绿色农业生产中的原料如纺织、橡胶、化工、包装材料等及绿色休闲产品如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农业、生态景观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等,因此绿色农业的终端产品范围非常广阔。

  3我国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自从2003年学者提出“绿色农业”概念之后,至今已过去12个年头。在这12年中,中国绿色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到自我创新等几个阶段,取得以下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绿色农业高速发展,产业链逐渐延长,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模式,为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4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4.1缺乏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专家学者开始“绿色农业”研究工作。纵观学术界发现均是自发的、分散的学术争鸣、理论探讨。21世纪开始,我国开始成立专业的绿色农业研究组织,但截止到目前,有关绿色农业的理论研究还很匮乏。至今国内已出版的有关“绿色农业”的专著或论文集仅有:《绿色农业初探》、《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原则》、《绿色农业导论》、《绿色农业与绿色生态江西研讨会论文集》等[6]。绿色农业的发展缺乏成系统的理论支持,无法指导大规模的绿色农业生产。理论上绿色农业发展涉及的环节较多,要保质保量,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绿色的目标,需要工业、农业、经济和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创新。但目前现有技术储备还难以完成指导绿色农业发展的整套规程,这严重制约绿色农业的发展。

  4.2标准不健全,疏于管理绿色农业是一种标准化生产方式,由专业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当前,我国绿色农业标准不健全,管理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绿色农业的发展。按照我国的有关规定,参照GB/T24000-ISO14000、欧盟有机农业条例(2092/91)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有机农业标准,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准分为AA级和A级两个等级。同时也实施了《有机食品国家标准》,如绿色食品白菜类蔬菜标准(NY/T654-2002)、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标准(NY/T655-2002)等。但总的看,我国绿色农业还较缺乏,没有形成自己的标准,更不必说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对于绿色食品的认证,表面上看制度健全,有相应的法规,有从中央至各省、市一级的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但疏于监管的现象时有发生。比较突出的现象是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程序非常混乱,认证的机构很多,认证手段、方法及证书也均不一致。另外,许多并不具备绿色农业生产条件的企业也堂而皇之地披上了绿色农业的外衣,其产品也打上了绿色食品的标志,进行虚假的宣传,使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时分不清真假,而真正的绿色农业的产品反而败下阵来。

  5我国绿色农业产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5.1依靠科学技术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每一次农业发展的进步最终决定力量均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要把科技成果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不仅是利用自己的成果,也要借鉴国外的优秀成果,对于不适合我国国情的成果进行适度的改造。从科研人员的角度来讲在项目申请前就应考虑到该项目的应用前景,是否属于绿色农业的范畴,是否达到绿色农业的标准。从农户的角度来讲在生产中要严格按照绿色农业的相关规定进行生产,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不违规施用农药和化肥。

  5.2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国外对于绿色农业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绿色农业生产有法可依,如美国出台了《有机食品生产法》、《2002年农村安全及农村投资法》,规定对于绿色农业实施补贴。德国出台的法律较多,有《肥料使用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垃圾处理法》、《水资源保护法》等。日本颁布了《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可持续农业法》、《堆肥平直管理法》和《食品废弃物循环法》等[7-8]。上述的法律条文规范了绿色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对于国外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功不可没。而我国仅制定了一些标准,未出台有关的法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绿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持,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

  参考文献

  [1]刘连馥.绿色农业初探.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64~67

  [2]党银侠.我国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8~12

  [3]刘连馥.从绿色食品到绿色农业从抓检测到抓生产源头.世界农业.2013,(4):2~3,6

  [4]朱绪荣,邓宛竹,施政.产业链视角下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况及对策.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9):23~25

  [5]张爱民.关于绿色农业发展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3):61~64

  [6]黄国勤.中国绿色农业的发展.中国农业信息,2008,(8):25~28

  [7]段清斌,吴长好,马新叶,王甜甜.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河南省息县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4):59~66

上一篇:绿色农业对济南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