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02 10:24
摘要:基于探索和实践能力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立足数学课程的实际,从营造探索性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鼓励探索性讨论、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Iu。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探索意识,培养探索能力,可有效提升数学课程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有效提升。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探索性学习氛围
教师为学生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是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探索意识的基础,学习环境的营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21。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力争为学生创造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氛围。教师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核心进行课堂活动设计,并适当进行知识拓展,指导学生学习与数学科目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探索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例如,在函数相关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学生解题;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与抛物线y=2xz+3x+1有几个相交点。学生分组进行问题分析和讨论后得到结果。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充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探索,进而形成良好的探索性学习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存在密切联系,所以,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还需懂得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挖掘相关的数学知识,充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圆周角相关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可联系学生在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问题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可创设这样的问题:在足球训练过程中,教练在球门前画出一个圆圈进行无人防守射门训练,安排甲、乙两名学生分别站在A、B两个位置,教师在黑板上画相应的图形,两名学生均认为自己的位置射门较好。针对此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谈自己的看法。
三、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讨论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定相关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性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将典型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解决,并将问题进行拓展,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31。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教师提出问题: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5cm、4cm、7cm,将这个三角形画出,并让学生进行对比,看自己画的三角形是否与其他同学所画的全等。学生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相互讨论,就容易得出只要确定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便可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的结论。
四、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探索能力提高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每位学生均会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充分尊重学生合理的猜想,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赞许,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激发,进而为其数学探索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实施辅助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为学生创造足够的想象空问。
五、结语
初中是学生积累数学基础知识,充实自身知识储备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需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进行探索性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营造探索性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和大胆猜想,均可促进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有效培养,进而使其探索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33):216—217.
[2】王敬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叨.中国校外教育,2015,3(1):602—603.
[3】沈艳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田.中国校外教育,2013,11(34):I14—115.
上一篇:初中教学中渗透学习任务单五步教学法 下一篇:基于系统聚类的天津生态农业分区发展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