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01 10:04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农业,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特别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点,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在现代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农业,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特别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因此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并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十三亿中国人民吃饭问题,而且可以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现代农业的概念及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
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主要依据当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表述农业的最新发展。按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历史的角度来换分农业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总之,现代农业就是通过使用现代的工业装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并结合现代的管理理论与经营手段来发展农业。基本特点是:高产、优质、低耗以及高效。根本目的是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最终使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统一提升,使生产效率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从上世纪的3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的欧美工业国家,已经开始对传统的农业进行改革,主要从从机械、生物和管理三个技术方面进行改造,从而实现了由从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使农业现代化初显实力。目前,我国正逐渐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因此要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尽快完成这个转变过程。但是,这一转变的道路中,还应该不断审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中面临的问题。
2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2.1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优质地比例偏低
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的40%,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我国耕地资源已经从1996年的1.3亿公顷降到第二次农业普查时的1.22公顷,10年间累计减少0.082亿公顷。第二次农业普查显示,耕地类别中旱地面积比重最大,占55.1%;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分别占26.0%和18.9%。从坡度等级情况看:0-15度以上的耕地比重最大,占87.5%和3.3%。此外,由于不合理地利用土地,土地盐碱化、石漠化、荒漠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再加上不合理地使用化肥,污染物随意排放等,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土地的质量急剧下降。
2.2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且浪费
一方面,我国的水资源的比例很小,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的1/4,联合国已经把我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我国每年匮缺300亿m3农业用水,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旱灾,进而为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近10多年,我国遭受旱灾的总面积已达2000~2700万公顷,且呈上升趋势;因缺水导致粮食减产,每年要损失700~800亿t。另一方面,我国用于农业生产的水由于农民的水利设备与灌溉方式等的落后,造成严重的浪费,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灌区,仍采用大水漫灌,再加上耕作制度与栽培方式等存在的问题。因此,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21世纪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3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发展生态农业
我国的土地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由于人口比重太多,使得人均土地占有量非常少,再加上城镇化的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为因素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污染问题等,我国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很多农民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仍然采用粗放型的方式,进一步导致环境的恶化。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真正让农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对具体的保护措施进行实时指导,这样才能促进生态农业的建成,并大大减轻人地矛盾,进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政府应该鼓励农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来实现现代农业的转变,这样才能得到较高的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生态农业主要是在把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同时发展,把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发展,合理运用现代科技的成果并结合传统农业的精华。还要经过专业人士进行工程设计,并把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进行合理的协调,最终使生态与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进而统一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
3.2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仍显不足,必须对现有的农业投资进行改革,要加大对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并进行科技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我国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政府要设立农业科研的专项资金,以确保农业科技经费的稳定增长与农业科研队伍的持续发展。其次,要不断强化农业科学研究的技术,为农业生产转化更多,更有效的科研成果,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实力。其中可以运用生物、遗传工程等技术来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来减轻农民的劳动量,并提升总产量以及总品质;运用精细施肥、农膜覆盖栽培等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效率;最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各还要大力举办农民免费知识与技能培训,进一步将农业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龙.薜兴利.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张红宇.《中国现代农业的制度创新》[J]唯实.
[3]卜艳.《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上一篇:阜阳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