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8 10:01

  摘要:该文论述了农产品加工业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一些特点,如发展速度快,产业链长,可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等特点,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存在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关系。展望了小城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小城镇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聚集的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小城镇建设

  0引言

  农产品加工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大战略”的真意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转,提高农村城市化的水平。把农产品加工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区域“块状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产业兴镇,促进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又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因此,农产品加工业支撑着小城镇的兴起,而小城镇又是农产品加工业聚集的必要载体。

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动力,推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和小城镇建设的历史阶段。目前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小城镇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农产品加工是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经营规模过小和仅向市场提供原料型农产品是农业和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之一,只有通过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才能有效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才能开拓农产品市场,扩大农产品消费,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1.2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领域

  随着集约化经营的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劳动力需求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增加,引导农民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务工,成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

  2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特点

  2.1发展速度呈较快增长态势

  2004年,全国乡镇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9450个,比上年增加5859个;全年实现增加值3227亿元,同比增长13.2%,比全部规模工业增幅低0.8个百分点(皮革、家具、木材加工、造纸等行业下降较多),但食品工业(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制造业)增长迅速。2004年食品工业企业有13376个,比上年增加2138个,全年实现增加值1277亿元,同比增长22.8%[2]。

  2.2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产业链延长和农民增收

  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1608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2%,其中全国规模以上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达935.1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16.4%[4]。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自身的价格,开拓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而且可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普通的土豆为例,土豆加工成淀粉,可增值30%;加工成粉条可增值80%;加工成麦当劳快餐店的薯条,可增值15倍;加工成环糊精,可增值20倍,高的可达30倍‘5,6|。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创造就业机会、延长产业链和农民增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和小城镇建设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关系

  产业聚集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作为一种区域性的产业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3.1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促进了小城镇的建立农产品加工业是以人工生产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总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合理布局应在资源丰富,可以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同时也要具有市场需求比较大的地方。由于农产品的集散地往往在小城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又可以推动小城镇建设,带动服务业发展,安排更多劳动力就业。因此,农产品加工业非常适合布局在小城镇,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发展模式,能够显著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同一产业内部分工更为精细化,使每个企业可以集中于该产业的某一个工序或某一种中间产品的生产,节约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进行技术创新,使先进的技术、经验更为迅速地在小城镇内传播,产生技术溢出效果;核心产业的聚集对上下游关联产业产生更为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在小城镇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聚集发展能有效调整小城镇产业结构,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调整小城镇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小城镇产业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2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是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实现了农业生产空间的扩大和时间的延伸。农副产品从生产到最终产品的出售要经过加工、储存、调运等若干中间环节,这些中间环节的专业化生产经营实体——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这就决定了其分布不能过于分散,必须相对集中,而小城镇是其最好的选择。伴随着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发展而出现的各种生产经营实体在小城镇安家落户,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新的动力。

  4小城镇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前景

  4.1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是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走相对集中、连片开发的路子,不仅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效益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张的良性互动机制的主要途径。没有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就不可能有发达的市场化、现代化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只有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4.2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是小城镇形成和发展的需要

  小城镇建设是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迁移成本最低廉、方式最简单、基础最牢固的一条捷径,它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是小城镇形成和发展的需要。首先,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双向延伸,产业聚集普遍建立起“贸、科、工、农”的新型食品工业产业链,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上、下游产业的牵动作用。不仅真正实现了从“田问到餐桌”的现代工业化农产品加工产业模式,而且正在将传统农产品加工发展成新型农产品加工业经济体系。其次,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向规范化、集团化方向快速发展。小城镇形成与发展需要工业支持,离不开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因此,小城镇建设要与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相结合,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完善配套功能,健全产业链条,发挥分工效应、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

  5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的发展建议

  农业根本出路在工业化,繁荣农村经济要靠工业化,发展农业产业经营需要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更要依赖工业化,要充分利用区域农产品的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因为农产品加工离不开农业,离不开农村资源,也离不开城镇生产与市场。同时,农产品经过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成本降低,价值可以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加。因此,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与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密切结合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区域、资源和产业优势,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其次,农产品加工业要划清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各司其职。政府应积极制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产业支持政策;组织做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标准;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和产品推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打造产业链。企业应加强产业调查、市场研究、营销策划;技术选择、产品定位、核心竞争力;质量标准、企业管理;企业问的合作、互补、关联。

  [参考文献]

  许经勇.福建论坛[J].经济社会版,2003,9:44—48.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年统计信息资料.

  刘恕.农产品闯迸国际大市场[N].2005年2月8日《人民El报海外版》第2版.

  刘坚.努力寻求农产品加工业新突破[R].2004年6月30日,农业部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

  方华,方春潇.农民收入与农产品加工业的相关性分析EJ].统计与决策,2004,No.9.

上一篇: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利用 下一篇: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发展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