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5 12:27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安徽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其农产品加工企业繁多,包括黄山毛峰、萧县葡萄、六安瓜片、怀远石榴等在内的特色农产品享誉国内外。当前安徽农业发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流通不畅、支付困难、信息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如何借助电子商务手段,结合安徽省农业发展实际,寻找适合安徽农业发展的路径至关重要。从农业电子商务基本理论入手,分析我国及安徽省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针对安徽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问题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安徽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一、引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安徽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其农业高速发展必须突破小农户到大市场的瓶颈,加快电子商务与农业的结合,推进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以尽快有效解决其农业在生产、经营、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二、农业电子商务基本理论阐述
(一)农业电子商务基本内涵所谓“农业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的结合,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商务过程。其实现了农业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的紧密连接;实现了农产品信息的及时更新化和网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实现了农产品的流通区域和范围,解决产品流通瓶颈问题,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二)农业电子商务推进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推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导农业发展从自给自足的粗放增长型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增长型转变。[1]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共享,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品种,加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引入国际标准化理念,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程度,改变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全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市场风险。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小农户生产模式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原因,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应用,则将农户面对的市场扩展到全球市场,实现了销售的随时随地进行,实现了合作及需求的公开化,降低了盲目种植带来的市场风险。此外,有利于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的服务,农业电子商务网可覆盖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在内的各个环节,实现为农业生产各环节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技术支持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安徽农业稳步发展的基础。
三、我国及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一)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现状随着近几年我国农业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的增多,我国网购用户数量呈现递增状态,电子商务成为各产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互联网日益普及,农业网站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比例日益提高,[3]有数据表明,近几年,农业、农村电子商务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目前,农业方面的网站已达到几千家,农村网民亦将成为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农业自身所具有的地域性差异、季节性差异、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信息化水平较差等因素,我国农业发展始终呈现迟滞状态,农民收入也普遍偏低,农业电子商务应用度较差。[4]
(二)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安徽省作为我国农业发展大省,其对于农业电子商务十分重视,有明确政策表明支持龙头企业、农户个体农场加入到电子商务交易中。“聚农E购”、“三农网”等则是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目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徽省内信息基建方面发展卓越,城镇、乡村的宽带覆盖已占多数,足不出户的电子交易成为可能。尽管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及时解决,对于安徽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至关重要。
四、安徽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视不够农业电子商务的良好推进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针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法规并不完善,农民的信息滞后现象十分明显,行业平台的协助作用并未很好实现,整个社会对于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不高。当前安徽省甚至全国的农业网站中的内容仍大多以信息服务为主,并未真正实现互联网电子商务与农业生产的结合。此外,当前安徽省内基层农村计算机硬件配备不全,基层干部对于电子商务理解程度欠缺,网络利用程度较低,电子商务推广无从谈起。
(二)相关人才及知识匮乏当前农村网民数量逐年呈现递增状态,但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知识相对匮乏,成为网民并不意味着有能力开展农业电子商务活动,这种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偏差是当前阻碍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原因。能够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人群不外乎原来从事农业通过自身努力掌握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进而从事该工作的人群;以及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致力于农业发展,进而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事业的人群。安徽农村较低的教育水平、农民传统的思想,导致其电子商务接受操作能力较差。而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可见人才与专业知识的匮乏是横亘在安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阻碍。
五、安徽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政府策略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安徽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设,推进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通过加强农业数据库规模建设,利用包括数据库技术、全文检索技术等手段实现农业信息的实时动态追踪最及时、信息共享最彻底、信息储存容量最全面。通过建立统一的农业加工产品信息上报信息模块及指标体系,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逐步建立农业标准化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应将农业加工产品标准化工作作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在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制定出针对绿色标准化农产品的政策文件,实现农产品分级分类定价的标准化;通过完善农业检测体系,实现针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保存各个过程的严格监控,切实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进而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并通过有效的宣传,将农业生产标准化转变为广大农户的自觉行为,从根本上实现标准化促生产,保发展的工作目标。
(二)企业策略首先,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管理理念大多偏向传统,对于电子商务的了解及应用程度较低,针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培训,使其转变理念,充分认知电子商务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树立企业电子商务意识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所在。其次,农产品加工企业应树立客户服务理念,时刻以客户为中心,确保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电子商务网络化的特点造成了服务的“非面对面”进行,顾客的问题反馈呈现“非直观”、“有延迟”的状态,若未及时得到解决,则很容易造成不满情绪,造成顾客满意度的降低,企业应充分利用CRM系统及FAQ技术实现顾客个性化资料的储备以及良好的客户调研,并建立专门的客户服务中心,树立为客户服务的意识,给顾客提供与传统店铺一样甚至更优质的服务。第三,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建立自己的品牌营销架构。相较实物交易,电子商务中的客户更为关注品牌,利用网络交易,树立良好的产品品牌,指定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营造优质的品牌形象,是农业电子商务中企业的生存根本。
参考文献:
[1]白雪.农业电子商务内涵与发展意义.企业家天地(理论版)[J].2011,(5).
[2]陆柏.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河北农业科学[J].2008.
[3]周宏仁.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77-213.
[4]林丽蓉.论农业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J].安徽经济孚院学报,2007,(1).
[5]金萍.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现状和存在和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6).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