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5 12:20
摘要:“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迅猛,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但通过对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较为集中的亳州市谯城区、六安市、宿州市近30家国家、省或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调研发现.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省份相比,存在着产品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产品标准体系不健全、高新技术应用缺乏等,其中高新技术应用的缺乏体现在原料安全无法解决、保鲜灭茵技术缺乏、产品检测手段落后、废弃物无法综合利用等方面。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自主创新;标准体系;高新技术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在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发展迅速,最新统计显示,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达到了3500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约为1.2:1,同时也带动了种植、养殖和物流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与周边的农业大省河南省、山东省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还以初级加工后的为主,产品精深加工程度还较低,对一些高新技术应用还很缺乏。同时,从国家到省、市各级科技主管部门也加大了对农产品加工中的食品学科基础性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09年在生命科学部设立了食品学科,并于2010年开始受理基金申请。当年选出了270个资助项目,资助经费总额接近8000万元,位于生命科学部20个学科项目申请之首。
1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发展现状
农产品加工产业作为安徽省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支柱产业,依靠资源优势对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调研的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依然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上,如产品种类还是以面粉、大米等为主,行业类别也主要以太米、制粉类企业为主,但是从利税、利润统计上可以反映出具有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优势。如从安徽省粮食局、谯城区农委提供的数据中便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不同(图1—8)。
2各行业发展现状
2.1大宗粮食作物从调研情况看,大宗粮食作物的加工产品主要还是以普通大米、面粉为主,而方便面、淀粉、各种淀粉糖、酒精等深加工产品为辅。其中普通的大米、面粉加工技术基本已成熟,配套设备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于加工后的副产物(如碎米、麦麸等)利用情况,目前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进行了深度开发,如利用从普通大米加工厂收购碎米或自行加工大米后产生的碎米进行大米蛋白(工业用与食用2种)和果葡糖浆的生产,对大米加工厂的副产物利用和企业产品的衍生起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很多技术需求,如果葡糖浆生产时需要应用到较多的酶制剂,如何实现国产化以及高效利用的问题(酶固定化技术);面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后路粉”如何进行综合利用(目前只能当作低廉的饲料用);以玉米为原料提取淀粉过程中,工艺中浸泡液亚硫酸钠如何进行替换,以减少工艺步骤(脱硫工艺)和保证产品的质量;方便面生产过程中如何减少天然粗纤维在方便面面饼中含油量过高的难题以及骨汤中天然高分子蛋白质的复合酶解技术等。
2.2果蔬加工行业从调研情况看,安徽省水果行业的加工主要集中在宿州的萧县和砀山两地.以黄桃、梨、柑橘、葡萄加工为主。从产品种类分,主要是以罐头类(铁、玻璃、塑料)以及萧县的葡萄酒加工为主。出现的问题主要有:玻璃制品的罐头,由于玻璃渣的存在使得在出口时受到极大限制;水果尤其是梨在加工前重金属(以砷为主)严重超标,使得加工困难;加工过程中,用水量较大.造成资源浪费;葡萄加工目前还是以葡萄酒为主,产品形式较为单一(干红、干白等);水果加工中的皮渣处理较为困难,大多当作废弃物。针对以上问题,亟需的技术有:水果罐头的最新杀菌保鲜技术。在保证良好灭菌效果的同时解决高温杀菌带来的脱水、风味流失严重的问题;某些水果采摘时间较为集中(如黄桃采摘期为7—9月上旬),目前的储藏技术难以保证产品的稳定,坏果率现象较为明显;普通加工工艺对水资源较为依赖,系统解决罐头生产中的节水、节能、降耗的关键技术;由于目前原材料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加工企业急需建立正向溯源、反向追踪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系统;皮渣中含有较多的酚类物质,对皮渣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关键技术突破是目前企业急需解决的难点;低盐、低糖、营养、保健之类的新产品研发技术,如与粗粮混配的复合型果蔬饮料产品的开发;目前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利用的菌种完全依赖进口,价格较为昂贵,急需葡萄酒专用发酵菌种开发技术。
3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中高新技术发展趋势
3.1高压技术(M曲pressureteI洲。留)…高压技术中最常用的是超高J吾技术,是指在常温或较低温度的条件下,对物料施加300—700MPa的压力.从而保持物料原有颜色、口味、营养成分的一种加工技术。有效避免了食品感官特性的改变、营养成分的破坏,真正实现了非热灭菌,可以保持食品固有的风味、色泽、质构和新鲜程度.提高了成品的品质。由于超高压同时具有保持食品特性和杀菌的作用.使得其应用的范围较广泛。根据其在国内外成功应用的实际情况,在安徽省可以将其应用于果汁、肉制品以及部分海鲜产品的加工和杀菌。尤其是安徽省的一些传统肉食品.如吴山贡鹅、刘老二烧鸡、臭鲑鱼和巢湖地区丰富的鱼虾资源等可以采用超高压技术和其他配套的现代食品加T技术(如真空滚揉等)对其加工过程进行优化,改变传统作坊式的制作方法.使其更加符合现代食品的要求——安全、营养。
3.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lcalfluidextraction,简称SFE)”1目前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主要是指超I临界CO,萃取技术。由于使用液态的CO:作为萃取溶剂,使其具有了萃取温度低、无污染及成本低的优点,尤其适合于高附加值的热敏性成分提取,如葡萄籽油、沙棘籽油、沙棘果油、南瓜籽油、紫苏籽油、生姜油、花椒油等。在安徽省可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面进行应用,如安徽省毫州市德昌药业饮片有限公司(毫州市谯城区),其主营业务以中药饮片为主,目前正努力拓展以中药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研发,引进了一台20L的超I临界CO:萃取设备,拟开展800t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增加企业的效益。在安徽省比较分散的油脂公司亦可采用超临界CO:萃取技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以及进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如米糠油的萃取提炼等。
4总结
农产品加工技术是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体,涉及到多个行业,如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大部分技术还处在国外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目前只有极少部分技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当,而安徽省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则差距更大。因而,对共’性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对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未来安徽省乃至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是以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原料的全面利用为指标,以低碳、环保型加工设备的开发为指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徽省的农产品加工业一定会走上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杜宗绪.食品超高压处理技术及其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6,12(12):56—57,60.
[2】杜方岭,王文亮,王兆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嘴(9):7—9.
[3]黄建蓉,李琳,李冰超微粉碎对食品物料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7(7):25—27.
[4]谢瑞红,王顺喜,谢建新,等.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粉体技术,2009,15(3):64—67.
上一篇:包头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下一篇:安徽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