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方法在初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4 10:23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借助激励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起其奋发向上的精神,促使其学业进步及人格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使其能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同时,激励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实施激励方法时,应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激励方法。

  【关键词】激励方法;初中教学;实施;问题;对策

  一、前言

  在传统的初中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为灌输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使得教学效率低下,难以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提高。为此,初中教师为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将激励方法应用到教学中,但因激励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为能够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教师需要对激励方法进行灵活的选择。然而,在初中教学中实施激励方法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激励方法在初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二、激励方法在初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一)不正确的激励方法

  激励方法的主要理念为以学生为主题,核心理念为以人为本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激励方法,需要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长,对学生全面发展进行考虑,将激励式教学方法落实到位。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却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点,未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手段不正确,而是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划分,即以“优”与“差”进行划分。这种不公平的对待,极易伤到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且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无法将激励方法的作用充分发挥[1]。

  (二)片面的激励方法标准

  在初中教学中实施激励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将考生考试成绩作为激励标准,对于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会给予其物质奖励与表扬,对于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则会忽略且冷落。这种激励方法未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考虑,忽视学生其他层面的学习能力,这就使得激励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导致初中教学仍处于落后的应试教育层面上,进而大大降低了激励方法在初中教学中的效果。

  三、激励方法在初中教学实施中的对策

  (一)强化激励理论的学习

  为能够在初中教学中有效实施激励方法,教师需要全面认识激励方法的理论知识,对激励的内涵加以充分理解,并广泛吸收知识,使自己能够对激励方法加以灵活运用。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所设立的目标进行监督与鼓励,杜绝学生的目标仅是口头说说而已。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其相应的指导,在行动上给予相应的支持。此外,教师应树立激励学生的理念,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期待,多多赞美学生,使其受到鼓舞与支持[2]。

  (二)结合学生选择合适的激励方法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包括物质上、精神上及情感上的需求。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对社会存在一定的认知,但并不全面,这就使得其需求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其对激励方法有着不同的期待。为此,教师需要对多种激励方法进行充分挖掘,以此满足学生的需求,带领学生拥有较好的行动动机,且向着较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激励方法的效果。同时,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观察,结合这些差异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选择最为适合的激励方法;教师在激励学生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其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在激励学生时,教师应去熟悉和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够按照自己的个人经验或主观意向,对选择何种激励方法进行判断,且应做到有理有据,不可随意缩小,也不能妄自夸大,一切必须依据客观事实,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重视学生之间的共性、特殊性与差异性,从而选择最佳激励方法。

  四、结语

  总之,为能够确保初中教学中实施激励方法的效果,教师应对激励方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合理的对策,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鼓励其朝着自己设立的目标不断努力,从而实现其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江小强.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励模式的运用[J].语文天地,2016(03):45~46.

  [2]王华.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励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探究策略[J].都市家教,2017(07):160.

  [3]赵凤梅.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励方法的运用分析[J].新校园,2015(09):63.

上一篇: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三主题式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