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监察专业技术性的探讨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4 10:15

  摘?要:为加强节能监督管理,通过分析节能监察涉及的专业技术,研究节能监察的专业技术性。完善我国能源管理体系,实行节能技术管理类专业技术职称制度。节能监察实行节能技术管理类的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提高节能监察专业技术能力。

  关键词:节能监察;专业技术;技术特点;技术要求;节能检测;职称制度

节能监察专业技术性的探讨

  引言

  节能监察(简称监察)是以专业技术为基础的执法行为。监察有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职称,有的专业不适合监察。能源管理师制度可在监察机构试行或另行制定监察师制度[1],能源管理师由于缺少上位法还不能成为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技术职称)制度[2]。不利于我国能源管理、节能监督能力提高。实践表明监察具有综合技术性、严谨性。为规范监察行为,国家《节能监察办法》对监察人员能力提出了具备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本文仅限专业技术),应该有监察专业技术准确、完整的定义。甚至有的区县监察人员连最基本的概念,什么是“标准煤”都不甚清楚[3],全国的监察人员素质尚待提高[4]。提高监察能力,有必要研究监察的专业技术性。

  1被监察单位能源管理状况

  部分用能单位存在节能管理制度混乱、人员素质偏低[5]。发电厂能源审计重点是内部审计,由企业自主开展[6],企业能源管理状况差别很大。用能单位能源统计存在不规范不完整,缺乏能量平衡、审核管理和对节能技术报告正确性的判断等情况。设计、咨询等单位也存在缺乏节能专业技术人员,出具的节能技术报告存在各种问题。国家在5个省市重点耗能企业试行能源管理师制度,教材涉及节能政策法规、能源管理、热工、电气、节能技术等,分热能、电气两个类别。缺乏法律支撑难以纳入国家专业技术职业管理体系,成为能源管理师制度推行的主要障碍[7]。

  2监察涉及的专业技术

  监察内容涉及专业技术主要有:能源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执行节能法规、强制性标准;用能单位能源管理、能源利用状况;节能技术报告信息真实情况等。

  2.1能源管理监察主要内容:能源管理制度、计量、统计、能源消耗(简称能耗)情况等。

  2.1.1能源计量能源计量包括一、二次能源及耗能工质等,是能源科学管理技术基础,贯穿能源流程各环节。监察应了解熟悉各种能源计量器具和分类、分级、分项计量原则,掌握《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JJF1356)、《企业能源计量网络图绘制方法》(GB/T33656)等技术规范标准。涉及能源计量器具的检测原理、范围、检定、校准等和原始数据采集与能源统计台帐、报表的关系,绘制网络图等能源计量专业技术。

  2.1.2能源统计和能耗限额(1)能源统计:某重点耗能企业,年消耗5万多吨标准煤,能耗品种多,公司属下有多个分厂及动力站房,其中煤气、蒸汽、压缩空气等自产,产品涉及的多个能耗限额,在监察中发现能源报表(台账)折标系数采用参考折标系数,其中自产煤气能源加工转换效率95%。我国固定床发生炉煤气气化效率在65%~75%之间,原煤参考折标系数0.7143标准煤/kg,据了解该企业使用的是无烟煤,《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简称制度)给出的参考折标系数为0.9428标准煤/kg,仅此能耗相差22%。正确核算能耗是监察的基本能力要求,监察中不能从用能单位能源报表(台账)上发现问题,监察就会出现问题。《制度》虽规定了各种能源热值应采用实测的低位热值,但可以采用给出的参考折标系数,数值与实际值有的相差很大,并规定耗能工质(如水、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的,均不计入能源消耗。监察应对能源统计数据认真的核对,尤其在能耗限额对标中,应要求企业提供能源化验单,主要是煤、天然气、煤气等,以实际热值计算能耗。(2)能耗对标:某监察限额对标能耗核算让企业自行计算,缺乏监察的严肃性。监察应熟练掌握能源品种、当量值、等价值、高(低)位热值等基本概念,准确划分产品(工序)边界,分析边界内的能源构成、流程。掌握能量平衡(热力学第一定律)原理方法,熟练计算各种能源、耗能工质折标系数、转换效率、产品(工序)能耗等。能耗限额对标应准确理解限额标准,用能源统计、能量平衡技术进行分析核算。能源统计是能源管理的基础,能量平衡是能源科学管理的方法。监察应掌握《制度》与《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基础规范标准适用范围、作用、计算方法等。能源消耗计算的准确性与节能监察的有效性、公正性紧密关联,在处理能源消耗上应做到准确、严谨、合理[8]。涉及能源统计、能量平衡、用能系统分析等能源统计专业技术。

  2.2合理用能建议某公共机构监察发现中央空调冷冻、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差2℃左右,不符合设计≥5℃,建议水泵进行调速,依据相似原理,仅30kW冷冻泵估算节能率49%[8]。现场了解到新风系统很少使用,建议采取自动控制,在室外温度较低或过渡季节充分利用新风系统。监察应熟悉掌握规范标准和发现不合理用能的情况,能够提出合理用能建议及效果评估。还应了解熟悉水泵各种节能技术措施:高效泵技术、电磁调速器[9]和液力耦合器、变频等调速方式及特点。涉及电机调速、水泵相似原理和空调节能技术措施等专业技术。

  3投资项目监察涉及的专业技术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节能评估技术导则》(GB/T3134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等,对能评深度有明确规定。监察应了解掌握设计方面知识和对项目、工序(设备)能效评估能力,判断项目能评的准确、合理性[1]。3.1项目评估判断某6000万块页岩烧结砖项目,耗电设备装机容量1284kWh,按装机功率、年工作天数、开机率、负荷系数相乘得出电耗360万kWh,没有负荷计算,选用1000kVA变压器。采用隧道窑工艺,年消耗煤矸石4.54万t(热量1436kcal/kg)、引火煤500t、柴油53.5t、润滑油5.44t,综合能耗877吨标准煤,未将煤矸石和润滑油计入。缺少设备参数、规范标准和余热利用等节能措施。

  3.1.1煤耗计算煤矸石是生产原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灰分在40%以上的泥质岩石,发热量在800~1500kcal/kg,《制度》规定不计入原煤产量,由于煤矸石的经济性、润滑油消耗量较小等原因,未纳入能源品种。《制度》已作调整,煤矸石作为燃料时计入能源消费,包括润滑油,煤矸石应按实际热值计算折标系数1436/7000=0.2051吨标准煤/t,计入项目煤耗。内燃料参配生产烧结砖,要求发热量在400~500kcal/kg、烧成温度在950~1100℃[11],属连续工作制,煤矸石热量可满足生产要求,500t引火煤消耗不合理。煤耗应根据隧道窑工艺参数、《烧结砖瓦工厂设计规范》(GB50701)、《砖瓦焙烧窑炉》(JC982)、《砖瓦工业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JC/T428)、《工业燃料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基本规则》(GB/T13338)等规范标准,采取物料和能量平衡方法等计算。监察应了解烧结砖工艺设备,掌握相关规范标准,能源与燃料基本概念和热平衡方法。涉及能源基础知识,燃料与燃烧、热平衡等热能专业技术。

  3.1.2电耗计算对343kW双极真空挤砖机、总容量300kW破碎机等大中型耗电设备,应按生产规模、各工段工作制、设备参数等计算负荷和耗电量。对附属中小设备,可根据工艺特点合理分组、确定计算系数、运行时间等参数,电耗计算必须以电气专业技术作为基础[12]。根据计算负荷选择变压器,对变压器、线路损耗也应估算,依据《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B/T16664)评估。监察应了解掌握计算负荷与电耗的关系及计算方法、电气节能措施等技术,涉及电气计算负荷、电耗计算等电气专业技术。

  3.2不熟悉的行业

  历史原因监察对建筑、交通等行业较生疏,应了解掌握这些行业特点、规范标准。以建筑行业为例,分民用和工业等,包含暖通、给排水等多专业。某两个同属机械加工项目,建筑热负荷指标相差很大,能耗分别占总能耗55%和5%,无指标说明[8]。不同建筑能耗计算要求、依据、参数不同,耗热量应根据用途、设备(人员)、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和建筑内规定温度、采取的节能措施等情况,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机械工业厂房建筑设计规范》(GB50681)、《机械工业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手册》等计算。监察应了解建筑及相关专业设计规范标准、能耗特点。熟悉热工计算方法(内容)[13],掌握建筑节能措施,能够判断能耗指标含义和计算参数、方法的正确性。涉及建筑及建材、传热学、暖通等专业技术。

  4节能监(检)测技术

  国家为支持监察机构能力建设,购置监测仪表设备,仅广西拨款1.24亿元[17]。监察与监(检)测有紧密关联,如发现对企业能源统计数据异常,可以对其节能检测和水泥企业利用余热处置城市污泥,能耗对标应依据《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能耗限额》(GB16780)将处理废弃物的能耗扣除,依据《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GB/T26282)、《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GB/T26281)、《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T6442)等进行检测。

  5监察的专业技术性

  5.1专业技术特点

  监察专业技术实践性强,涵盖行业、专业、生产工艺(设备)多,涉及技术规范标准和节能技术措施多,节能检测项目多。对生产工艺(设备)、技术措施了解熟悉程度,对规范标准掌握理解程度,能耗计算熟练正确程度,节能检测准确程度,决定监察有效、正确程度。行政执法属性决定:监察必须以专业技术为基础,符合节能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经得起上级机构(第三方)复核。

  5.2专业技术要求

  根据监察专业技术特点,监察人员应有理工科学历,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掌握热能、电气工程学;能源管理、节能技术及经济技术分析基础等专业技术;节能法规、规范标准;用能设备节能检测原理、仪表、方法等检测技术及技能。有能源管理、节能技术经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准确理解能源基本概念,能够运用监察的专业技术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了解能源领域国内外节能管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6结语

  能源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能源管理体系,没有节能技术管理类专业技术职称,与我国能源消费和能源利用状况不相适应。完善能源管理和节能监督制度,通过法律实行节能技术管理类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制定考评办法、任职条件,纳入职称系列或职业资格。对能源管理、能源利用状况评价;工艺设备能耗技术分析;检查用能情况、节能检测、提出整改措施;判断节能技术报告真实性等监察,缺乏专业技术无法做到正确、有效,监察将流于形式。加强监察规范化、专业化,根据监察专业技术特点、要求,实行节能技术管理类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提高监察专业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东.提高节能监察能力和效能的研究[J].节能,2018,37(8):122-126.

  [2]王颖.能源管理师胜任素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3.

  [3]赵建宇.辽宁省节能监察工作改进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18.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司,国家节能中心.节能监察实务(典型案例)[M].第1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

  [5]余涛.郑州市建立工业节能管理体系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5.

上一篇:历史故事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