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3 10:34
[摘要]远程医疗是一种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它能够克服时间与地理方面的障碍,增加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本文介绍了印度与巴西远程医疗的发展模式,根据两国远程医疗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有利于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的有益启示:完善远程医疗政策,加强能力建设与合作,统筹规划、开展全国性远程医疗项目,评估远程医疗可行性、可扩展性与可持续性,加强远程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远程医疗;印度;巴西;启示
1引言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信息与通讯技术在面对各种挑战正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扩大医疗可及性、节约医疗成本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远程医疗是一种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它能够克服时间与地理方面的障碍,增加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进入21世纪之后,远程医疗以其较高的可及性、成本效益、质量和效率等优势已逐渐普及全球,医疗服务工作者、医疗专家和患者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借助远程医疗更直接、更快捷地进行交流。不可否认,发展中国家由于存在着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服务人员不足等卫生资源配置高度不公平的现状,使得远程医疗的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远远超过发达国家[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远程医疗:在成员国当中的机遇和发展》报告,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远程医疗拓宽就医渠道,联接卫生服务人员、医疗专家、三级医院与患者,搜集病人数据、监测疾病演变、增加卫生服务人员职业发展机会、促进机构间和国家间的合作与联网[2]。目前,蒙古的偏远地区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远程医疗支持项目、墨西哥的妇女乳腺癌远程医疗项目、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地区远程会诊和心电图诊断项目等均已证实:远程医疗正逐渐覆盖发展中国家,并进入了实践阶段。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我国远程医疗也正处在探索实践阶段。远程医疗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但同时也面临着利用不足、政策法规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同属于“金砖五国”成员的印度、巴西两国远程医疗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研究和借鉴他们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远程医疗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发展中国家远程医疗发展现状
2.1印度远程医疗发展模式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城乡卫生资源长期存在显著的资源配置不公平,农村居民就医面临着缺乏卫生保健提供者、低水平的诊断结果与就医花费时间长的困境[3]。2000年以后,远程医疗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的讨论,印度也逐渐开始将远程的方式应用于医疗领域。伴随着印度的远程心脏病学、远程放射学、远程病理学、远程诊断等技术越来越成熟,远程医疗的采用和实施在公共政策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它的使用促使卫生保健系统获利诸多,尤其是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受益明显。目前,印度远程医疗模式呈现出以下特点:
(1)通过政府有力地支持,鼓励和促进远程医疗发展。信息技术部门(DIT)、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通讯技术部与各州政府加强信息标准建设,其中DIT制定的《印度远程医疗实践指南和推荐》,确定了远程医疗信息标准,在加强各种远程医疗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政府减少各种进口限制,在某些情况下,取消了医疗设备与通讯技术的进口关税。(2)利用互联网与远程通讯技术建立连接,确保可达性。一方面,在保障服务水平的情况下,远程医疗通过互联网安排咨询、传输图像与病历;另一方面,考虑到互联网普及率不高,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开发了印度本土的卫星技术,连接了44家大型医疗机构与271家偏远地区医院[4]。(3)通过开展远程医疗项目,加强实践基础。印度的远程医疗项目,如阿波罗Aragonda项目、Gujarat远程医疗网络项目与远程心脏病学,已逐渐扩大到全国范围,为远程医疗的应用提供了实践沃土[5]。
3我国远程医疗服务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看病难问题的突出,利用信息技术与医疗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成为适应医疗事业发展的新方式。自2009年新医改的实施以来,远程医疗已成为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规划》被纳入“信息惠民工程”。在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下以及实际业务需求推动下,远程医疗试点项目从国家层面推开,大型医疗机构以远程医疗中心为依托,加强东中西部互联互动,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地区远程医疗系统已投入使用,并紧密结合中西部对口支援省份为其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贵州、四川、新疆等西部地区远程医疗项目也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尽管远程医疗在探索中不断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开展情况并不理想:(1)远程医疗政策未成体系,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收费制度和补偿制度;(2)远程医疗未引入法律框架,患者隐私和保密性等法律和伦理问题考虑不足;(3)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无法共享,互联互通困难;(4)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购买、运行、维护与管理后续资金成本高;(5)偏远地区互联网覆盖率不足,系统稳定性不够。4发展中国家远程医疗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与印度、巴西同为发展中国家,借鉴两国远程医疗和信息化发展建设经验对我国远程医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意义重大。因此,从两国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出发,结合我国远程医疗实施现状,总结出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的有益启示:
4.1结合各方因素,完善远程医疗政策
远程医疗的政策或战略是用来概括、规划远程医疗在使用过程中应用、供应、控制、管理和伦理的各个环节,促进远程医疗的应用和实施,增加成功机会。但在实际应用中,中国、印度与巴西三国或未出台针对性探讨远程医疗的政策或已有政策深度广度不够,这也反映了三国对远程医疗好处的认识不够,发展动力不足。同时,根据世卫组织远程医疗调查数据显示,发达国家远程医疗实施政策的力度要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在制定或完善远程医疗政策过程中,一方面,可借鉴发达国家远程医疗政策实施经验,优先考虑由相关部门出台适应我国国情的远程医疗政策,并指导实施;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应充分整合各个社会因素,完善伦理性政策、监管方面政策、补偿政策、技术标准政策以及产业政策,努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有效运行机制[9]。
4.2统筹规划,明确项目目标,开展全国性远程医疗项目
全国性远程医疗项目的开展不仅可以让远程医疗优势得到扩散,而且还可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不难发现,印度与巴西两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区域间远程医疗项目,并且对项目目标在实施前加以明确。在我国,远程医疗项目多是区域性或局部开展,因此,借鉴两国远程医疗发展经验,一方面,统筹规划,构建覆盖全国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与运营管理机制,在实现多点对多点、跨区域的远程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保障远程医疗的健康、有序开展[10];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明确发展目标的远程医疗项目,确定实施期限与短期、中期与长期效果,并由专门的远程医疗监督机构进行不定时检查。
[参考文献]
[1]StevenME,汪莺昱.发展中国家的远程医疗———其影响超过发达国家[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2(3):121-122.
[2]世界卫生组织.远程医疗:在成员国当中的机遇和发展[EB/OL].
[3]BagchiS.TelemedicineinruralIndia[J].PlosMedicine,2006,3(3):e82.
上一篇: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 下一篇:发挥职称评聘的导向作用建设一流实验技术队伍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