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14 10:44
【摘要】“互联网+物流”正在从技术、设备、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改变传统物流业的运作方式和效率水平,同时也对“互联网+物流”人才提出更多新要求。“互联网+”时代创新型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亟需改革物流专业现有教学模式,强化专业教学与实践演练相结合,建设兼具教学、实训、实习和实践功能的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互联网+”物流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实践教学创新,以物流信息技术综合实践为手段,以智能快递柜新型设备为基础的校园物流中心为实训基地,通过电商网站购物下单、仓库拣选、配送、落地配等主要环节的实训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电商物流全过程,掌握相关的信息识别,通讯、信息管理和手机应用开发等技术手段,具备电商物流系统设计、分析、技术开发及运营的工作能力,以满足“互联网+”时代高层次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电商物流;综合实践实训;教学改革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快递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快递物流模式、业态和技术已无法适应新型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1]。随着大数据技术、移动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物流终端装备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手段和装备的成熟应用,快递物流正逐步朝着系统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2016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强调“互联网+物流”既是发展新经济,也是在改造提升物流、制造业等传统经济,助推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互联网+物流”正在从技术、设备、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改变传统物流业的运作方式和效率水平。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物流”必将创造出物流新业态,为快递物流业带来更多新机遇,同时也对“互联网+物流”人才提出更多新要求[2]。
1“互联网+”时代电商物流人才培养需求
“互联网+”时代电商物流人才,是指把电子商务应用和快递物流各环节相结合,既熟悉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的理论知识,又通晓现代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信息技术;既掌握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维护、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又具备快递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开发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3]。然而,目前高等院校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相关人才的教学培养上,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学内容较陈旧,市场适用性不足;实践平台短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等问题[4]。因此,“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亟需改革物流专业现有教学模式,探索校企协同合作培养机制,建设兼具教学、实训、实习和实践功能的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在实训实践过程中,强化电子商务物流实践教学环节,强调专业教学与实践操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公司的人才需求。
2“互联网+物流”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模式
2.1建设以校园物流中心为依托的创新型电商物流人才实训基地
“互联网+”时代,应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推动以院校为主导,企业为支撑的新型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院校和企业间合作,开展集学生实习、就业、创业于一体的物流快递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的模式使得学校能更加准确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学校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明确培养方向,使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具体而言,在校园指定位置建设以智能快递柜为依托的校园物流服务中心作为实训基地,构建电子商务和快递收发平台,为学生集实习、就业、创业于一体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2.2开展电商物流全流程的业务与技术培训
通过理论学习、模拟实验、实训演练等各环节,全方位地深入掌握最前沿的物流专业知识和物流信息技术,具备电商物流系统设计、系统分析、技术开发及运营管理等综合专业技能,实践实训内容覆盖电子商务网站、物流配送中心分拣、物流配送路径追踪、智能快递柜运营等电商物流全流程,涵盖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各专业领域,技术涉及物流信息技术、智能识别技术、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其中智能化技术中涵盖了多种当今最流行的自动识别技术。同时,学生可以基于硬件和软件技术平台上的开放接口,进行创新设计和开发。
3“互联网+”物流人才教学综合实践实训基地建设
3.1综合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互联网+”物流人才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涉及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的全过程,遵循课堂教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结合、高等教育和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通过电商物流各个环节的实训学习,包括电商网站系统的建立、电子商务仓储管理和拣选、物流配送跟踪系统、快递柜管理系统、物流信息技术实训等各个模块,使学生掌握电商物流各环节信息技术手段的开发和应用方法,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从用户下单,拣选,配送到落地配的实际操作演练,使学生可以系统全面了解现代电商企业、快递物流企业运作的流程,掌握综合应用这些知识,具备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及运营管理的工作能力。
3.2综合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综合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覆盖电子商务网站下单,拣选,配送到落地配的主要环节,包括电子商务网站实训环节、VR物流中心实训环节、物流配送管理与跟踪技术实训环节、物流信息技术实训环节、智能快递柜信息管理实训环节[6],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同时,以校园物流中心为实践基地,以“理论教学+模拟实验演练+真实电商物流系统运营+创新创业孵化”的方式开展实践实训活动。
4结论
“互联网+”物流背景下的电商物流综合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熟悉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的理论知识,而且通晓电商物流的信息技术,掌握电商网站的构建与维护、物流中心拣选、配送路径跟踪及物流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互联网+”物流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以物流信息技术综合实践为手段,以智能快递柜新型设备为基础的校园物流中心为实训基地,通过电商网站购物下单、仓库拣选、配送、落地配等主要环节的实训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电商物流全过程,掌握相关的信息识别,通讯、控制管理和手机应用开发等技术手段,具备电商物流系统设计、分析、技术开发及运营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萌柯,周晓光.“互联网+”背景下快递末端协同配送模式的构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45-50.
[2]周晓光,杨萌柯,互联网物流[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
[3]琚春华,杨杰,汤旭翔.高校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移动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75-180.
[4]贺政纲,廖伟,张小强.高校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8):158-159.
上一篇: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的探讨 下一篇:论综合性地图集对城市定位的客观表达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