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11 10:20
【摘要】当今社会是共享的社会,共享经济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文中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对共享经济在农村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现有的农村共享经济模式以及与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相比发生的变化,分析共享经济给农村带来的好处,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额外收入,创造新的就业方式,最后,对今后农村地区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共享经济;农村;模式
1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其拥有的生产、生活资料在满足自己使用的前提下会有闲置。如果能够对这一部分闲置资料加以利用,就可以获得一定收益;同时,使用者花费少量的资金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使用权,节约成本,得到便利的条件,从而创造更大的效益。共享经济作为互联网下的一种“新经济”、“新商业”形态,发展的时间并不长。2015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通过分享、协作的方式创新创业,大力发展我国的分享经济。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首次提出要“发展共享经济”。然而,由于共享经济涉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许多行业和领域,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很快,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额约为3.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3%,其中,知识技能共享增长205%,房屋住宿共享增长131%,交通出行增长104%;共享经济融资规模约1710亿元,增长130%;参与共享经济的人数超过了6亿人,提供服务者人数约6000万。未来几年,预计我国的共享经济将继续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
2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共享经济的含义
共享经济也被称为分享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共享经济平台上,资源的所有者将闲置资源的使用权转让给使用者,使用者需要向资源的所有者支付费用,在一定时间内拥有使用权,价格低于自己购买。所有者可以得到额外的收入,因为资源闲置是没有任何收益的。另一方面,资源的所有者也可以转化为使用者去利用其他资源所有者提供的闲置资源。共享经济目前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共享农业,是指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共享经济平台将与农业相关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为农民提供便利,满足农业生产生活需求。
2.2农村共享经济产生的条件
2.2.1资源的过剩和闲置
一方面资源过剩,许多资源闲置浪费得不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却又存在着资源短缺。加之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能够接受共享。因此,以较低的价格在一定时间内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很划算,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方便快捷,同时,闲置的资源也得到了有效利用.
2.2.2共享经济平台的出现
共享经济平台的出现使得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闲置资源的所有者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使用者寻找信息,改变了传统经济活动中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远远低于自己购买。平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这些平台一般拥有完整的配套体系,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3共享经济在农村的应用模式
共享经济在农村的应用模式如图1所示。
3.1农用机械共享
农用机械包括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烘干机等,一般为农业产业链上需要用到的大型机器,农忙时才会用到,其他时候只能闲置,绝大多数农民无力承担一次性购买大型农用机械的费用。因此,有些农民买了专业的农用机械,专门从事农用机械共享工作。以收割机为例,根据季节性和地域性,为有需要的农民提供机械租赁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机械也能得以有效利用。目前的农用机械租赁存在着一些弊端。以往农民是根据熟人介绍或者自己到网上找寻信息或者实地去考察了解收割信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信息也有限,仅仅局限在某个省的某个市或者某个镇,返空率高,路上成本较大。有些农民拥有机械但是不会修车,在田间劳作时会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会耽误收割工作。因此,迫切需要专业机构将拥有私有农用机械的人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信息,使他们知道哪里的农产品到了收获的季节需要收割,不用再自己去联系。同时,专业机构为他们规划路线,让他们在来去的路上没有空载,资源得到更好利用,从而获得更好的盈利。如果出现机械故障,专业机构能够及时为他们提供修车服务,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劳动。目前,已经出现了农机作业服务第三方平台,如农机帮、帮农忙、易田科技等,农用机械共享使农民在机械设施使用上得到便利。
3.2农技共享
目前,我国的注册农技师数量缺乏,农民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知识,需要农技师提供服务,指导他们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性农技服务主体不少,但大多难以突破“最后一公里”难题,农技服务难以深入到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技共享是基于农技服务平台的共享模式。平台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专业的农业政策解读、实用的农业科技、各类农业问题的答案、农业致富的案例等,帮助农民学习农业知识,解决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此外,农业专家提供在线诊断,农民将遇到的农业问题提交到网上,或者请求在线实时咨询,系统会匹配或指定专门的行业专家进行答复。农民还可以对解答问题的专家进行网上评价,这个评价可以用来作为自主选择专家的参考。农技服务平台帮助农户搭建信息获取渠道、降低农业技术获得成本、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例如云种养。平台改变了传统农技服务自上而下的方式,让专家与农户直接对接,快速、专业为农民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农技共享使农民在知识技能上得到了提升。
4农村共享经济发展的方案建议
4.1加强技术更新
技术是不断更新换代的,基于场景应用的大数据、云计算、全球卫星定位(GPS)等新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加强移动互联、物联网络的连通和发展。
4.2加强对需求方利益的保障
加强对需求方利益的保障,一方面从交易流程上规范供给方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第三方平台互评机制约束供给方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得共享经济能够在农村可持续发展。
4.3加强对共享经济平台的监管
探索建立政府、平台企业、行业协会以及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共享经济多方协同治理机制,科学合理地界定平台企业、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的权利、责任及义务,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鼓励和引导共享经济企业开展有效有序竞争的同时,加强对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垄断行为的监管与防范。协调好共享经济平台、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
4.4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共享经济作为“新经济”、“新商业”形态,在实际运营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并存在供需双方责任不清等法律空白。需要及时调整不适应共享经济发展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不断优化法律服务。要因地制宜,加快各领域配套政策的完善,营造公平竞争、协同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落实与共享经济相关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5结束语
农村共享经济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找到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共享经济应用于农业,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也使农民花费更少的钱完成农业生产生活,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新渠道,是农村扶贫的有效手段。共享经济将在农村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创业创新蓬勃兴起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四.
[2]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3):32-36.
[3]高原.共享经济的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5(35):232.
[4]王颖.共享经济时代到来,农业如何共享[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7(08):63-65.
[5]陈杏珊.共享经济下的新农业时代[J].农经,2017(02):89-91.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