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09 10:15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作物种植技术不断地发展,对小麦种植标准不断提高。虽然小麦种植技术相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影响小麦产量的技术因素和病虫害因素依然存在。因此,需结合实际种植环境,科学利用小麦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小麦稳产、增产。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我国小麦生产区分布在全国各地,因各地的环境不同而种植的时间和种植技术有所差异。在小麦的种植中,应根据自然环境和生长特征来选择有效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便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小麦的品种和选种的地块不同可能出现特定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不适应的问题,因此小麦种植技术的选取和病虫害的防治要因地制宜才能提高小麦产量。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

  1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1小麦品种的变化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小麦的品种不断增多,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很多地方的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依然沿用传统的方法,使得产量和质量无法有效提升,种植农户的收益较少。

  1.2病虫害的影响

  由于耕作方式和气候条件的改变,某类病虫害可能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对此类病虫害的防治力度较低,特别是许多农户对常见病虫害的危害性认识比较模糊,从而造成对病虫害的控制力不强,进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2小麦种植主要技术措施

  2.1调整与优化耕作方式

  科学合理的小麦耕作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前提。同一地区连续耕作同一品种的小麦就会使土壤中的营养结构不合理,养分逐渐单一化,缺乏小麦生长需要的养分,最终导致小麦产量下降。因此,小麦应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耕种,采用轮作方式,缓解土地的压力,减少土地养分的流失,确保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2.2选择优良品种

  当前小麦市场上的品种繁多且丰富,能够满足农户对小麦选种的需求。根据小麦种植的条件与品种不同,其生长情况也会出现差异,要求农户要充分掌握小麦品种的种植条件,选择相适应的土质和气候等因素,或者根据气候条件和土质选择小麦品种。一般小麦品种的选择必须要求种子的纯度较高,避免混杂品种,这样才能保证小麦的生长和增产。

  3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

  3.1采用农药拌种

  农户在小麦播种之前将杀虫剂与种子搅拌均匀,可以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种子的破坏程度。搅拌种子时需要保证种子重量与农药的剂量相匹配,用量太小起不到杀死害虫的作用,用量太大导致种子含有毒性,同时要选择那些副作用小的农药,降低对小麦的损伤。拌种药剂最好选择乳油类杀虫剂,其病虫害防治能力较强,副作用较小。

  3.2返青期防治

  小麦返青期,农户需要到田间地头仔细查看吸浆虫、纹枯病等病虫是否发生和对青苗的破坏情况,如果出现害虫应及时喷洒农药。吸浆虫的防治可使用甲基异柳磷乳油和细土混匀撒向地表,可控制和降低吸浆虫危害。纹枯病会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该病虫可用三唑酮乳油、纹枯净与禾果利粉剂兑水喷洒小麦颈部防治。

  3.3抽穗期防治

  重点防治小麦在孕穗期和扬花期发生的各类病虫害,如锈病、麦蜘蛛以及赤霉病等,保证小麦抽穗和扬花不受影响。抽穗期病虫害的防治可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措施,如防治锈病与白粉病可用禾果利粉剂与三唑酮乳油喷雾防治;麦蜘蛛可用虫螨克乳油喷雾防治,通过防治可以降低小麦作物抽穗期病虫害发生几率。

  4结语

  小麦种植技术的提高与病虫害的防治不仅仅需要农户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操作,而且还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技术指导。提高小麦的种植水平,要求农户要高度重视,不断地学习种植技术,勤于实践,精于耕作,及时发现小麦生长中的各类病虫害。同时,作为地方农业服务部门,定期派技术人员给予农户种植技术指导,确保小麦种植稳产、高产,保证农户的经济利益。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存在问题及优点探索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玉米种植技术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之前的玉米单株种植技术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我国对于玉米的需求量,所以需要引进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这样才能提高玉米产量,打破传统的玉米种植局限。同时,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也大大增加了空间面积,提升了玉米的生长环境。

  关键词:玉米;双株种植技术;运用

  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是单株的,每个穴内只能放一粒种子,这样的话,在整个的生长过程中,通风、光照等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传统的种植条件下,产量很难提上去。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就要创新种植方式方法,引进新技术,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其大大解决了玉米产量的问题[1]。玉米双株种植技术是一种新的种植方式,每个位置上都种两粒种子,这两粒种子必须同时放置在穗轴里面,才能称之为双株种植技术[2]。这种技术的出现大大增加了玉米的种植空间,使得两棵植株之间的空间变大,有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提高了玉米的存活率,大大提升了玉米的产量,解决了部分粮食问题。

  1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1选择优质的玉米种子

  玉米双株种植技术能够大大增加两棵植株之间的种植空间,增强了玉米的光合作用,提升了玉米的产量。而在选择玉米种子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一些耐密性比较好的种子,种子自身含有的水分要比较少、体积比较小。另外,还要保障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比较高,确保选择的种子是从正规合格的玉米种子生产单位中生产的。

  1.2保障玉米种子的正常生长

  玉米种子种下之后,在生长过程中要做好补苗、防病虫害等工作。玉米双株种植中容易出现病虫害现象,对此可以使用种子包衣剂。目前市场上包衣剂品种很多,但是效果却不一样,所以要认真选择。另外,包衣剂的使用剂量也是有限度的,要根据种子生长的情况进行使用,避免给种子造成伤害。

  1.3玉米种子的播种方法

  使用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在播种过程中,种子的深浅要一致。播种之后,要适当将土壤踩一踩,使土壤和种子能够更好地接触,还要结合不同种植基地的土壤情况进行恰当处理。

  1.4对玉米种子进行施肥

  要根据种子生长的特征、所处土壤的成分、生长环境等,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对玉米种子进行施肥。

  2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优点

  2.1大大增加了玉米的种植密度

  与传统的玉米单株种植技术相比,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大大增加了玉米的产量。它突破了传统种植技术的局限性,使两棵植株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大,每棵植株都能够接受到光照,汲取到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提升了玉米的生长环境,使得玉米种子在生长期间的存活率大大增加,提高了玉米产量。

  2.2缩短了玉米种植时间,减少了精力

  和传统的单株玉米种植技术相比,减少了劳动工序,给农民节约了很多的劳动时间,可以减少玉米种植过程中造成的精力浪费,农民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生长过程中,大大提升了玉米种子播种的工作效率[3]。

  2.3操作性强且简单便捷

  我国正在大力提倡使用玉米双株种植技术,但是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对这种技术并没有特定的技术规范要求,操作比较简单,对农民进行引导和教授的时候也很容易接受,在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运用上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和研究。

  3总结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大大增加了空间面积,提升了玉米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提升了玉米的存活率和产量,解决了部分粮食问题。运用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优质的玉米种子,处理好玉米种子的生长过程,科学合理地对玉米种子进行播种和施肥。

  参考文献:

  [1]赵殿霞,陈州.同一营养面积不同群体结构对玉米形态性状及产量影响[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6,36(20):135.

  [2]龚山泉.关于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的探讨[J].农技服务,2016,33(10):60.

  [3]赵会合.关于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88.

上一篇:如何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玉米高产的种植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