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08 08:25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板栗种植业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无法避免的是当前我国板栗种植仍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需要加大传统板栗种植技术的改良力度。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专家深入研究了板栗的基本特征、传统板栗种植技术存在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良板栗种植技术的措施,以保障板栗的品质。
[关键词]板栗;生长特性;种植技术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干果和木本粮食树种,但是,在板栗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很多技术性问题。目前,我国板栗种植主要采用传统的实生繁殖方式,然而,这一方式具有很大的弊端,会使得板栗质量与产量不均衡,最为严重的是板栗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以现代林业技术为基础,积极寻找方式来扩大板栗的种植规模和产量,提升板栗种植收益。
1我国板栗种植业发展概况
1.1板栗的生长特性
板栗是一种喜光作物,因此,在板栗种植过程中必须保证光照充足,防治板栗的枝条因光照不足而枯死。同时,板栗拥有较为发达的根系,可以帮助板栗在生长过程中吸收较多的水分,从而实现健康生长。而且板栗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适宜板栗生长的年平均气温为10.5~21.7℃。板栗既喜欢墒情潮湿的土壤,但又怕雨涝的影响,如果雨量过多,土壤长期积水,极易影响根系尤其是菌根的生长。因此,在低洼易涝地区不宜发展栗园,可以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土壤来大规模种植板栗。但是,板栗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为板栗种植业带来产量及质量下降的严重问题。另外,板栗对土壤酸碱度较为敏感,适宜在pH值为5~6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
1.2板栗种植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板栗种植以家庭为单位,因此板栗种植规模难以得到扩大,再加上种植者无法利用机械进行生产,致使我国板栗种植无法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作业,使得我国的板栗种植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2改良板栗种植技术的措施
2.1合理选择板栗种植地和种植品种
板栗种植地的合理选择对于提高板栗种植收益来说是极为关键的。在选择板栗种植地的时候,必须避开盐碱程度严重、地势较低且风大的种植地点。为了给板栗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必须选择水位相对较低、排水能力好的沙质土地。在选择板栗苗木的时候,必须精心挑选优质的板栗苗木,这类苗木的特点为苗高约7cm、地径约7mm且根系发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板栗正常生长发育且不受病虫害危害。而在选好苗木后,种植人员要格外注意板栗苗木的运输问题,必须要将苗木用柔软的保护膜包裹好,杜绝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根部受损的问题。
2.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对于提高板栗的产量和质量来说至关重要,通常种植密度需控制在70棵/667m2左右。种植时间一般选择秋季,种植方法可以选择穴植法,将板栗的幼苗植入穴内,并且保证土壤温度与湿度适宜,在时刻关注板栗幼苗的生长情况,保证板栗幼苗健康发育和生长[1]。
2.3疏花疏果和授粉疏花可直接用手摘除后生的小花、劣花,尽量保留先生的大花、好花,一般每个结果枝保留1~3个雌花为宜。疏果最好用疏果剪,每节间上留1个单苞。要想提高板栗的产量,最为关键的就是授粉环节。这就需要将品质优良、大粒、成熟期早、涩皮易剥的品种作授粉树,精心筛选雌花,利用发育良好的雌花进行授粉。对于授粉环节来说,并不是花越多越好,而是应该减少板栗树内部雌花数量,提高外围雌花数量,选取花粉活性较高的清晨,采用人工授粉或是喷粉工艺进行授粉[3]。如果树体高大蘸点不便,可采用纱布袋抖撒法或喷粉法进行授粉。
2.4采收与贮藏板栗采收方法有2种,即拾栗法和打粟法。其中,打落采收的栗苞应尽快进行“发汗”处理。因为当时气温较高,栗实含水量大,呼吸强度高,大量发热,如果处理不及时,栗实易霉烂。处理方法是选择背阴冷凉通风的地方,将栗苞摊开,厚度以20~30cm为宜,每天洒水翻动,降温“发汗”处理两三天后进行人工脱粒。
3结语
当前,种植者可以采取合理规划种植密度和施肥、灌溉、授粉等措施来提升板栗种植收益,改善我国板栗种植现状。再加上我国持续加大对于现代种植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可以促进传统板栗种植技术的更新,实现板栗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振华.板栗种植新技术[M].辽宁:沈阳出版社,2010.
[2]关君.板栗建园技术要点[J].新农业,2010(12):53-54.
[3]田瑞选.浅谈经济林板栗建设技术[J].山西林业,2010(11):42-43.
上一篇:试论油菜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下一篇: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策略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