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油菜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08 08:23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油菜由于其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油菜籽的含油量位居世界第二的油料作物其经济价值也是可以预见的。其经济价值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因此,关于油菜种植技术受到了重视。本文主要结合当地的基本气候、地形等条件特征分析油菜种植技术,并进一步探讨油菜种植技术的应用于推广的手段及价值,以期为地区的油菜种植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推进当地的油菜种植技术发展。

  关键词:油菜;种植技术;应用与推广

  近年来,农产品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油菜作为现代农产品的典型代表,是人们最爱吃的一种绿叶蔬菜,内部富含大量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降低血脂、消肿解毒、宽肠通便以及强身健体等功效。油菜的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是从陕西省西安市的社会文化遗产中发现的,至今已经有6000年左右的时间了。如今油菜已经发展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为著名的就是每年3月份的汉中市油菜花节。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油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油菜种植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产品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尽管如此,由于油菜种植属于传统的种植业,技术水平落后的现象仍然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对于如何选择油菜种植技术,在保证油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油菜产量对于目前农户以及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首先根据汉中市当地的种植条件分析了适合种植的油菜种类,应用合适的油菜种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油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发展,为以后提高农户的油菜种植水平,提升经济利益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

试论油菜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油菜种植技术的应用

  1.1地理条件及油菜品种

  选择由于我国油菜品种众多,不同的油菜种类需要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种植才能取得预期的产值以及质量。不同地区的气温、降水量、土质、气候条件等因素各有不同,在选择油菜种植品种时应该充分的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油菜的品种选择一般有杂交和纯种两种情况,对于杂交的品种一般要求其纯净度达到96%以上,其发芽率也要达到85%以上。而对于纯种的油菜种植,其纯净度需要满足98%的要求,而发芽率要达到92%。对于油菜品种的选择需要根据地区条件的差异选择适合的品种,而且要做好实验种植工作,对油菜种植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处理,选择出一批高质、优质的油菜籽种植。

  1.2油菜种植的气候条件

  1.2.1温度条件油菜本身就是耐寒性较好的农作物,比较适宜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根据经验,油菜在种植之后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可以达到4~6℃,如果在20~24℃的气温条件下种植的话,平均4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长出嫩芽,而开花期事宜的温度则在15~19℃。另外,如果昼夜温差加大的话,更有利于油菜的开花发育,同时,还会有利于油菜中油分的积累。

  1.2.2土壤条件油菜的根系是较为发达的,属于直根系的农作物,这就要求生长的土壤环境要土层较为深厚,且保水效果较好,土层结构较好。如果是弱酸性的土壤中更加有利于提升油菜的产值增加油菜内的含油量。

  2油菜种植技术的推广

  2.1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科学种植推广应用

  经济不断的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传统的耕作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发展的需求,需要注入新鲜的技术血液来改善、推进油菜产业的发展。想要改变传统的依据经验的油菜种植模式,就需要不断的吸纳科学先进的栽培技术,将机械化的高效种植方式在农户中推广,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油菜种植的效率以及产量。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飞快,更应该利用高效的网络平台制定合理的推广宣传计划。

  2.2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加强油菜种植技术的推广

  任何政策的推行、实施都少不了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态度将直接关乎油菜种植技术能够顺利推广。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大力支持农户采用先进的油菜种植技术,制定政府补贴手段,鼓励农户优先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实现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化的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引导农户如何选择科学的种植手段、为农户提供坚强有力的后盾。同时,政府部门需要不断的引进农业种植人才、专家,为农户种植油菜提供具有科学依据的指导意见,让农户有足够的信心去相信全新的种植手段能够为农户带来益处。另外,政府部门更应该加快网络平台建设,为农户提供了解科学种植技术的平台。

  3结论

  本文根据当前油菜种植技术的背景,分析了油菜种植所需的气候条件,并进一步探讨了汉中地区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进一步阐述了当前油菜种植技术的应用有哪些,从而提出油菜种植的技术推广工作。结合当地的优势条件,有效的进行种植技术的应用,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推广手段,为地区油菜种植工作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上一篇: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下一篇:我国板栗种植业发展概况及种植技术改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