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04 08:32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重楼林下种植现有模式,分析重楼林下种植的技术原理,以期固化林下种植技术,为重楼的生态种植推广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的方法,对重楼生长环境适应性特征归纳汇总、对天然林下种植及人工林下种植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结了适宜重楼生长的土壤、气候因子;分析出了天然林下种植重楼、人工林下种植重楼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提炼出了重楼的林下种植技术要点;揭示了林下种植重楼是重楼与林木的立体互利生态系统。结论:林下种植重楼是其最主要的生态种植模式,实现了林木与重楼共生互利,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
[关键词]重楼;林下种植;生态种植;种植技术
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polyphyllaSmithvar.chinensis(Franch.)Hara.或云南重楼P.polyphyllaSmith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等功效[1],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抑菌、止血、调节免疫、保护肝脏等作用[2]。重楼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3-4]。长期以来,重楼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过度采挖致其野生资源趋于枯竭,加之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人工栽培成为必然选择[3]。然而,在野生环境下,重楼宜生长在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的腐殖土中,因此,在人工栽培过程中,需要创建其适宜的土壤环境,在占用大量可用于农田生产的耕地的同时,需要深翻、施有机肥等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楼具有“宜荫畏晒,喜湿忌燥”习性,生长期需搭建遮荫棚和遮荫网,增加劳动成本的同时,又增添了生产成本;重楼生长发育极其缓慢,在种植过程中,为增加药材产量,常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生长调节剂等,不仅破坏了原有耕层土壤的生态平衡系统,也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1生态适应性特征分析
重楼为多年生阴生草本,适宜生长在海拔700~3400m的林下荫蔽处[7-8]。土壤、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9-10]。
1.1生态适应性分析———土壤
土壤作为重楼生长的载体,其性质对重楼生长有直接影响。适宜重楼生长的土壤类型主要有强淋溶土、高活性强酸土、人为土、始成土、铁铝土、淋溶土[11]。在栽种过程,常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质地疏松的微酸性沙土或壤土[11-12]。同时,土壤水分与重楼生长形态、根茎的总生物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土壤相对含水量在40%±5%条件下,重楼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如长期处于干旱环境,可能消耗根茎部分来维持正常生长;相对含水量大于80%的条件下,根茎的总生物量明显提高[13]。
1.2生态适应性分析———气候
影响重楼分布的气候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其宜产地气候因子[11]见表1。影响云南重楼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热季节平均温度、8月和10月降水量等[9],影响七叶一枝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年平均温度、最热季平均温度和7月降雨量[10]。
2重楼林下种植现状及分析
重楼林下种植是根据重楼喜荫特性,在适宜产区仿原生态的种植模式,是以林地土壤、气候、环境资源为基础,在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前提下,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种植,充分发挥林木和重楼综合效益的一种新型农林生产模式。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持水量较高。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体现,可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使土壤具有调节水分、养分、温度等功能[16];土壤持水供水能力是土壤颗粒组成、土壤空隙和土壤团聚体的综合反映[17]。持水量高,能减少土壤流失,使植物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18],提高重楼成活率。重楼林下种植模式于近二十年左右开始出现,主要包括天然林下种植、人工林下种植两种模式,其种植模式主要体现在黄柏、滇桂木莲树、锥栗树、板栗树、桤木、山核桃、石榴树、华山松、有机茶、针叶林、竹林下进行套种或者立体栽培。我们对现有的重楼林下种植的发明专利进行检索,发现已授权或公布25项,其中天然林下种植重楼13项,人工林下种植重楼12项,见表2。
3重楼的林下种植技术要点
3.1选地整地
在重楼的适宜产区,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微酸性的林地,坡度≤30°,杂灌少,枝下高≥2m。清除土壤中的杂草、杂质和石块等,将腐熟农家肥均匀地撒在地面上,再深翻,然后细碎耙平土壤,消毒。依坡向山势作畦,畦面宽约100~120cm,深25~30cm。
3.2育苗与管理
3.2.1种子育苗10~11月,选择无病害健壮母株,采收饱满的深红色种子,人工去除种皮,晾干。经过赤霉素、吲哚-3-乙酸溶液、0.1%次氯酸钠溶液、生根粉等药剂处理或者变温层积后,种子胚根萌发后便可播种。
3.2.2根茎繁殖选择无虫蛀、无病害、无机械损伤的根茎作繁殖材料。秋季倒苗后,切除重楼植株的地上部分后,按垂直于根茎主轴方向,以带顶芽部分切成小段,将伤口蘸占草木灰、生石灰,或浸入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中5min,晾干后定植。
4分析总结
在长期的人工单种栽培条件下,重楼常发生自毒作用,且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病虫害发生率越加严重。而产区为了控制病虫害发生,提高药材产量,盲目地喷施大量农药,并采用大水大肥管理,致使土壤有机质破坏严重,重楼药材产量和品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也遭受到破坏。重楼的主产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森林资源丰富,林下种植重楼,不仅能克服重楼单一种群种植的自毒作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又能满足重楼“宜荫畏晒,喜湿忌燥”的生物学特性。重楼林下种植选择的林木多为喜阳植物,在实地的走访调查中发现,林木种类繁多,如银杏、猕猴桃、黄柏、厚朴、板栗、山核桃等,有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稀疏的林木间隙,为重楼提供足够生长的荫蔽空间,又保证了其光照需求。林木也可与重楼及其他药材实现多重套种,根据药材的光照需求、营养需求以及生长周期,实现多层套种,建立更稳定的生态系统,这既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能增加收入。林下复合栽培重楼,是林木与重楼陆地立体互利生态系统,林木与重楼共生互利,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60.
[2]何含杰,章怀云,陈丽莉,等.重楼皂苷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4,37(3):527-530.
[3]杨光义,胡培,叶方,等.重楼资源分布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6,19(1):159-162.
[4]王娟,尹博睿,何燕,等.重楼属植物的本草学和民族植物学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5):80-82.
[5]罗明华.峨眉山的重楼属种类分布及一些种年生长特性[J].中药材,2004,27(7):478-481.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