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22 09:07
摘要: 利用 1995—2015 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排放系数法、格兰杰检验和协整检验对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碳排放效应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1)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碳排放总量、农业化学化碳排放量、农业机械化碳排放量、农业水利化碳排放量均呈明显上升态势,而碳排放强度呈波动下降特征;(2)农业碳排放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碳排放结构由以农业机械化碳排放为主向以农业化学化碳排放为主转变;(3)新疆各地州(市)的农业碳排放量空间分异明显,喀什地区、昌吉州和伊犁州直等人口较多、耕地资源丰富和种植业发展较好的地州农业碳排放量规模较大;(4)农业经济增长是导致农业碳排放量上升的驱动因素,而且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为此,要顺利推进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农业碳排放的关系,走低碳农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碳排放; 格兰杰检验; 协整检验
纵观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尽管其发展路径有所差异,但其发展初期均为高能耗、高化学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模式。 我国虽然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作为保障,但同样走的是投入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发展模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资物品投入增加,农业机械化和水、电、气化水平提高,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农业发展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新疆是我国粮食后备基地、重要棉花基地、畜牧业基地和特色林果业基地,其农业现代化关系着 我国整体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实现程度,也关系着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然而,新疆多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大量土地被开发利用以及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改变,使原本脆弱、易破坏难恢复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新的环境问题的挑战。 在我国全面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当下,“低碳、清洁、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是新疆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
上一篇:试论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在电子政务服务视野下构建福建农业指挥中心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