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14 09:36
摘 要:在当前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文章首先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进行探析,随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3个方向的改进意见,并提出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一直处于非重点关注领域,加之农业生产特殊性及“三农”领域缺乏完备的个人征信体系,致使农业产业领域在金融供给与需求方面未得到有效支持。[1]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不断深耕广大农村地区[2] ,逐渐形成“互联网+金融+农村”三螺旋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3] 我国在2016年发布的《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要“支持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互联网金融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为农村带来崭新的金融业态、金融模式和金融服务,极大激发了农村金融的活力和效率,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一股“新鲜血液”。[4]
一、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1.互联网金融创造农村发展新动力
中国城乡“二元制”体制存在已久,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传统农村金融服务无法与农村金融的发展产生良性互动。究其根本,中国农村主要以散落式个体发展为主,规模化大农场式发展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征信体系建设成本高,农村征信制度发展滞后。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信用体系完备的大型国有农场,大型国有企业已拥有强大的国家资金支持,进一步挤压普通农户的金融供给。广大农户因无法提供完备的信用清单,导致无法享受必要的金融支持,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存在错位。随着移动客户端普及率的提升,互联网系统对“三农”体系具有强大的支撑力,互联网不断融入农村金融服务,推动了金融服务提供者与农村金融服务受众之间供需矛盾的改善。互联网金融依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不断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缺陷,缩小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差距,创造农村金融发展新动力。
2.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层出不穷
作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特色产物,互联网金融凭借其独特的云计算方式和低成本运营策略,加速渗入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主要存在3种模式:第一种是基于综合电商平台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综合电商平台依靠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和大数据信息,为客户提供资金转移等链式农村金融服务,其中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最为突出。阿里巴巴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巨头,采用 “平台、金融、数据”三大战略,提出“千县万村计划”,以线下服务实体经济,将供应链下沉到农村金融市场;第二种是基于传统农业企业融合互联网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优势,将其融入到农业企业各个生产环节,从而形成一种更加合理的金融模式;第三种是以 P2P平台为代表的金融模式,这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完成个人间小额借贷的新型借贷模式。P2P企业利用平台优势,加速进军农村金融市场,联合农村农业产业,通过分析农户个人信用数据,有效为农业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不断促进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
二、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
1.农村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乡村地区发展不充分,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洼地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互联网金融机构缺乏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信用档案存在形式存在零碎化、滞后化、片面化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相当一部分农户信息没有进入征信系统,难以直接对接互联网金融行业,导致信用高风险的大量存在,制约了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快速发展。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已成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绊脚石。
2.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有限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客户端在农村的普及,是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本条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于模式及产品的创新,大数据背景下其技术应用促进了模式和产品的创新。可针对不同的客户的特征,定制出具有个人属性的产品,与客户需求耦合地更加紧密。然而,现阶段由于受农村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缺乏、政府对农村互联网金融扶持力度不够、互联网金融进入农村地区门槛过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有限,导致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缓慢。
三、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
1.健全农村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是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健全农村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建立信用守信失信奖惩机制,深入农村开展征信宣传。此外,还应在必要时扩大小额信贷使用范围,将农村金融体系全面展开。因此,支持和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需不断完善农户个人信用基本信息,其中,以透明化、制度化的征信体系尤为重要。农户高效率对接互联网金融行业,可以降低农户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风险,是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由之路。
2.推动农村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金融机构协同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势必对传统金融产生一定冲击。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处于该阶段的产业在政策、运营与发展规划等多方面面临条件不完备、缺乏指导意见等问题,这使得传统金融机构仍占据大量市场份额。互联网金融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人们纷纷转向互联网金融行业。只有创新才能引领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应成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因此,需积极引导农村传统金融机构同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融合协同发展,推动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向前发展。
四、小结
农村金融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探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笔者对其现状进行剖析,梳理与归纳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互联网金融创造农村发展新动力、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层出不穷、农村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二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村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有限、农村互联网金融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在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与解读之后,上文基于健全农村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加大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三个维度提出了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李国英.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州学刊,2015(11):54-58.
[2]秦志华,林莹,吴畏,等. 软信息对于网络信贷的影响机理研究 ——基于中国农业银行数据网贷的探索性案例分析[J].管理评论,2018,30(11):275-288.
[3]赵燕妮,冯志勇.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对策[J].世界农业,2018(02):47-52.
[4]B R, I L L, H Z. THE FINANCIAL EXCLUSION IN THE DEVEL⁃ OPMENT OF DIGITAL FINANCE — A STUDY BASED ON SUR⁃ VEY DATA IN THE JINGJINJI RURAL AREA[J]. 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2018,1(63):18.
[5]肖冰,任晓聪,李政道.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转型路径 [J].江苏农业科学,2018(11):346-349.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