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13 09:32
摘 要:自我国铁路中心建立以来,铁路货运成了电商物流下的重要分支。目前茶企电商下的铁路货运还存在许多不足,铁路货运信息系统封闭、信息流速慢导致的信息交互执行力低等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茶企电商发展下铁路货运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茶企;电商;铁路货运;信息化
1 茶企电商下物流货运
1.1 整体运输零售基站
自茶叶电商市场繁荣以来,茶叶运货量不断加大。茶叶农产品本身占箱体积就大,加之部分鲜叶的保质期时间短,货车运输已无法满足电商要求的时效性与质量指标。在我国各地铁路线路修建发达完善的情况下,铁路货运成了继货车运输外的另一大重要运输渠道。铁路货运主要针对大批量的茶叶运输,并在两地中间的各地停站点建立零售基站,以保证除终点站外的其他省市能够获得民族性、地域性的茶种食品。一方面,整体运输下,茶叶仓储机构方便管理,并且铁路货运不会遇到交通拥堵的情况,列车时效性、装箱大小都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在跨地域较长的铁路货运中建立零售基站,能够加大茶叶的售卖量,并对起点站的地域性茶种予以全国性的宣传。然而在铁路货运时,遇到恶劣天气、列车维修或两货车线路堵塞等情况,因铁路信息滞后,无法及时反馈。因此,在茶叶电商量化的当下,必须建立信息化铁路货运系统,以避免因突发状况而影响茶叶质量以及规定运输时效的问题。
1.2 铁路货运服务终端
铁路货运服务终端应当以顾客为基点,然而目前为止,我国铁路物流大部分还只是代理运输商,并非同一茶商供应链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商户-铁路”与“商户-顾客”之间直系联系,“铁路-顾客”之间并无直接联系。这就导致了“商户-铁路-顾客”之间联系的错位断层。当铁路运输有任何状况或需要改动时间或装箱货量时,三者无法达到有机联结,经常会出现信息传达不到位的情况。在去年“福建-北京”的大红袍运输线路中,本身经过郑州零售高铁站的十个集装箱茶叶,因郑州铁路临时整合现象无法接收。然而当“顾客(郑州基站)”向茶商反馈这个信息之后,茶商没有及时反馈给铁路中心。导致三者对接出现状况,耽误货运时间。因此,必须建立信息化智能服务终端,以顾客为基点,让铁路中心与供货商、经销商与顾客直接联系,而非经过中介传达信息。
1.3 电商物流合作模式
对于茶企来说,铁路货运作为茶企电商的外包物流中心,这类运输方式成本较高,不符合茶叶的盈利模式;但缺失铁路运输,却又会影响电商的整体发展。对于铁路货运来说,茶叶装箱占据体积过大,茶叶需要的冷藏设备费用也较高,铁路自身成本较高,盈利较少,需要管理的事项也比较繁杂。由此可见,对于茶企电商和铁路货运两者来说,物流外包的模式都不利于双方的盈利和发展。因此,现阶段的电商与铁路开始寻求一种共赢的合作模式。以往的顾客服务终端由电商单向连接,转型为电商与铁路双向连接;以往铁路外包物流的部分繁杂事项也由电商和铁路共同分担。基于电商物联网数据库的发展,在其与物流的合作模式下,必须要建立信息化的系统,实现智能化高效管理。
2 茶产品铁路货运信息化指数分析
2.1 铁路物流线路分析
在货运铁路运输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平交道口拥堵、客货路线冲突的状况。一方面,部分地区的铁路路线设计不合理,导致铁路路线经常会出现拥堵状况。一旦遇到拥堵情况,货运铁路必须要先让客运铁路前行,十分浪费货运的时间。部分能够 12 小时到的车程,时间几乎增加一倍;加之运输茶叶的冷藏设备运作以及到站后其余物流车辆的等候时长,导致铁路运输的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对于部分铁路路线的突发状况,铁路中心无法得到即时的反馈,因而缺失了最佳解决时间。在路线设置和问题处理方面,铁路货运的实时货运的信息化指数不高,货运前的预测模式也尚未建立。
2.2 鲜叶运输时效分析
首先,鲜叶运输不同于成品茶叶运输,能够适应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鲜叶运输的保质期较短,因此,在规定内的时效性不长。鲜叶运输选择铁路物流的一大原因便是铁路时速快,但介于前文所提到的铁路拥堵状况,依然会影响鲜叶的质量。其次,鲜叶运输的时效与鲜叶所处的环境相关。部分有恒温物流设备的货运车厢,能够保持鲜叶的质量一直维持在平稳的状态。但现阶段的货运车厢设备,均为人工手动操作型设备,当设备出现损坏、故障时,人工不仅修复慢,并且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人们不容易发现。某些冷冷藏设备的设备指标显示运行正常,但其实车厢内已经因为线路问题,制冷已经停止。除非工作人员打开车厢,否则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由此可见,智能化的冷藏设备以及信息化的数据管理,对茶叶鲜叶的运输至关重要。
3 铁路货运信息化发展策略
3.1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首先,设置铁路列车调度系统,先要将内外线分离、客货线分离,为茶叶类农产品设置专线货运通道,在线路规划上避免拥堵状况。在列车运行前,利用信息化调度指挥系统,规划好整体所有所经轨道的列车运行。通过全国铁路中心数据库的建立,在调度列车时能够结合所有信息、准确预判路线状况。其次,建立铁路立交调度系统。在铁路立交遇到特殊状况时,以信息化模型直接反馈,并通过智能核算,准确解决路线交叉的问题。省去了人工思考解决的时间。最后,通过现金的信息管控技术,对分拣理货、入库出库、货运线路、集装管理等物流的各个环节能够准确调控,并通过列车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准确跟踪,实现车辆信息自动化与货物分管自动化的结合运输。促进铁路货运各个环节能够有机衔接、精准调控。
3.2 铁路电子商务基站
前文提到,单一的铁路物流外包运输模式,铁路和商家都无法获得最优盈利。在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中,建立铁路电子商务基站,实现铁路货运的线下运输和线上营销。在铁路 APP 平台上提供茶产品购买的链接,对于在铁路平台上售出的茶叶,茶商会给铁路中心相应的分成。通过铁路平台的线上茶叶销售,不仅能够扩展受众群体,提高茶叶售卖量;还能够精准顾客定位,根据各省市的购买率,制定茶叶铁路货运线路和站点。建立信息化铁路电子商务基站,是将铁路单一货运站转型为铁路物流营销中心的过程。通过在铁路电子商务站上购买的数据整合,铁路中心能够精准设置数据库,对各省市的顾客偏好进行分类,促进铁路站点的合理调度。对部分省市购买量大、但铁路班次少的城市增加站点停靠;而对于购买份额少的省市,降低站点停靠以节省时间、或增加茶叶种类提高收益。
4 结论
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物流货运信息库,不仅可以促进仓储管理以及物流售后的完善,还能够准确调度列车路线,实现智能化实时交通勘测。通过铁路货运的信息平台搭建,茶叶农产品的运送时效加快,茶叶鲜叶运输的质量得到保障。铁路中心与茶企的双向合作,还能够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为其余农产品的货运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宁宁, 康福泉. 铁路发展电商冷链物流的探讨 [J]. 铁道货运, 2016,34(08):5-8+19.
[2]董二通.铁路货运站向铁路物流中心转型的探讨[J].铁道货运, 2015,33(05):1-6.
[3]刘丽焘.浅谈农业信息化的新模式——农企合作电商模式[J].山西科技,2014,29(04):1-2.
[4]吕毅.关于我国铁路货运组织的信息化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3 (12):129.
上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下一篇:浅析茶乡农户合作社开展电商经营的路径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