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村电商扶贫实践困境与对策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13 09:00

  [摘 要]农村电商扶贫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难题,对促进农民节支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贫困地区农村电商扶贫实践中,依然存在产品、物流、人才和资金等瓶颈问题。 增强电商扶贫实效性,需把行政推动作为抓手,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注重电商品牌培育,完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夯实农村电商物流基础,不断发挥农村电商扶贫比较优势助推整体经济实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电商扶贫;实践困境;脱贫攻坚

  农村电商扶 贫 已凝 聚为 政府 、学界 、企 业界的共识, 成为精准扶贫行之有效的新通路和电商发展的新亮点。 [1] 2015 年农村电商被纳入扶贫政策体系和“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之一。 之后,中央相继出台《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 农村电商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日益显著。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相关电商扶贫政策,如广西出台《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子商务进农村三年规划 (2015-2017)》、《2015-2017 年全区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鼓励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电商。 农村电商纳入规划,政策面继续加码; 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新格局已然形成。 [2]然而,作为一种 新的扶贫开 发 模式, 农村电商扶贫具体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基于此,本文综合梳理农村电商扶贫存在的普遍问题, 立足贵港市实际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贫困地区农村电商扶贫实践困境与对策

  一、农村电商扶贫的实现机理

  电子商务作为人们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是传统商务活动的电子化。 [3] “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应该把电子商务扶贫纳入到扶贫体系中,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帮扶对象。 [4]作为贫困 地 区 借 助 互 联 网 实 现 脱 贫 致 富 的 一 种 新 方式,助农脱贫效果明显。

  (一)直接到户,克服内源性贫困

  直接让贫困 户通过电子商务与市场 对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以实现减贫脱贫的 目的。电商扶贫主要是利用电商为“草根”阶层赋能的特点,使其作用于贫困群体,让越来越多的“草根”阶层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开发模式(王向东 ,王 昕 天 ,2015)。 [5]此种 模式 可 以 表 示 为 “互联网+扶贫”, 主要是在政府和社会帮扶下,扶贫对象通过开办网店等电商方式增加收入, 最终达到减贫脱贫的实践活动(周克全,2015)。 [6]从本质上来讲,电商扶贫就是借助电子商务,促进贫困群体网络创业及通过网络进行消费, 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 降低销售成本的一种信息化扶贫模式 (顾一娴,2015)。 [7] 2017 年全国 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 1207.9 亿元, 农村网店带动直接就 业机会 超 过 2800 万个,且数量稳步增长。 [8]显然,电商扶贫能有效促进农业供需市场对接, 为贫困主体获取赢利空间,并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

  (二)参与产业链,克服外源性贫困

  以电商作为政策载体,聚合社会扶贫资源,让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链实现减贫。 电商扶贫让产业直接面对全球市场, 解决了扶贫最头痛的产业问题, 从根本上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过渡(李鲁云,2015)。 [9]目前京东、阿里、苏宁、邮政、 乐村淘等电商平台和返乡创业电商人才以及种养殖大户直接参与贫困地区的 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开拓产业发展新路径,进一步释放产业红利,切实为贫困户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据统 计 ,2018 年 ,29 家 中 国 电 商 扶 贫 联 盟 与 200 多 家 帮 扶 企 业 , 发 布 入 住 产 品 数 量 大 概 6000 种,销售额累计 1.5 亿元,覆盖 351 个贫困县约 4000 个贫困户。 [10]可见,紧跟互联网潮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商贸壮大产业链条, 让贫困主体从电商业务及相关产业发展中获得最大效益,最终达到扶贫脱贫的目的事不宜迟。

  二、贵港市农村电商扶贫现状及瓶颈

  (一)电商扶贫的实践探索

  贵港市位于珠江流域干线西江中游, 地域面积 1.06 万 km2 ,人口约 555.7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33.31 万人, 占总人口 78%。 ①农业人口多、底子薄、扶贫资源不足等因素是贵港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推进扶贫工作 的重点和难点。截至 2017 年底,还有 18.84 万贫困人口,占广西贫困人口 7.1%,贫困发生率 4.3%。 ②作为农业大市, 贵港市境内拥有广西最大的平原浔郁平原,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据统计,2018 年粮食产量 达 到 149.63 万 吨 、 谷 物 139.63 万 吨 、 油 料 11.54 万吨、 甘蔗 246.32 万吨、 蔬菜 171.57 万吨、园林水果 31.05 万吨。 ③

  (二)电商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践证明,农村电商扶贫一旦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可以快速促进贫困地区减贫脱贫。然而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农村电商也存在各种问题。据调研,制约贵港市农村电商扶贫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物流、人才、资金等。

  1.产品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程度低。目前,贵港市有农产品、木制品、工艺品、鞋类等200多种特色产品。但是由于电商产业园建设滞后,缺乏产业聚集生产,产品规模效应短期内难以实现突破。电商企业空间分散,没有统一的运作模式,业务沟通联系少,产品原产地优势不明显,难以形成品牌效应。相关部门对标准化生产、线上产品等还没建立质量认证体系,本地特色产品线上销售困难重重。此外,品牌意识不够强,像覃塘毛尖、平南石碳龙眼,桂平西山茶等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大部分特色农副产品尚未注册相应的品牌,导致网络销售难度较大。

  2.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层级低。电商物流园建设滞后,缺乏大型物流仓储,站点硬件设备残缺,缺乏自动化分拣设备,邮件处理过分依赖人员,导致产品配送成本耗时过长。项目建设所需的运营商网络、PC机、LED显示屏幕、打印设备、缴费设备等在农村普及率较低,加上网速慢,交通不便等因素导致配送车辆返程空载严重,以致配送成本过高。尤其是村镇物流覆盖基本为零,当前邮政乡邮采用两轮摩托车配送,载货能力不大,多数邮件领取采取电话通知到镇上领取,农户体验度不佳。调查显示,贫困主体对物流的满意度较低(见图1),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制约农村电商发展。

  三、破解农村电商扶贫难题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体制,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 农村电商扶贫可以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弯道超车, 推动脱贫攻坚见实效。 针对目前农村电商急需解决的人、财、物等问题,应考虑把行政推动作为抓手,因地制宜,走本地特色的农村电商扶贫之路。

  (一)强化电商品牌培育,提升特色产品 市场竞争力

  1.整合特色资源,提升产品知名度。 电商扶贫必须遵循资源禀赋理论的指导, 以贫困地区的自身优势资源为突破口,从而实现脱贫目标。 [12]依托 “一村一品”科技富农示范工程及脱贫攻坚精准帮扶 “每个贫困村都要有 1-2 个主产业” 的要求, 重点引导有特色资源的自然村发展打造农特产品品牌,创建一批电商专业村。 结合电商产业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村与电商企业与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建立“基地社区直供”、“基地市场”等网络直销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生产、加工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逐步形成贵港地标商品。 引导贫困村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尤其对金田淮山、覃塘莲藕、东津细米、白石山铁皮石斛、罗秀米粉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统一品牌名称, 然后细分不同系列以形成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配送统一的 “四个统一”体系,并提供一物一码的二维码溯 源防伪服务,扩大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

  2.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品牌影响度。 电商扶贫不是只要产品上网就会有收益, 而需要对产品进行大量包装推广。 [13]在完善桂平淘宝特色馆、农业局农产品展示馆基础上,规划建设淘宝特色·中国贵港馆、 京东商城中国特产·贵港馆,将富硒茶、莲藕、细米、米粉等特色产品放到线上销售,促进品牌农产品走出去。 加快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配套服务,为入园企业提供租金减免、财政补贴、资金奖励等优惠政策和商务服务,推动产业形成集聚效应。 比如港南区木业及其成品网上销售态势良好, 建议将江南工业园区周边的木板厂资源进行整合, 搭建服务平台,引进电商龙头企业。

  (二)完善农村物流支撑体 系,夯实电商 发展推动力

  1.建立菜鸟驿 站,破解 电商 “最 后 一公 里 ” 难题。 整合协调全市快递物流企业为“全市一张网”,实行“物流企业+配送点+村邮站”模式,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由邮政、阿里巴巴、中通、申通等快递物流企业出资,建立乡镇集中配送点“菜鸟驿站”、村级村邮站。 采 取 “快递企业—菜鸟驿站—农邮通—农户”的物流运送模式,以解决各快递企业派送量少、物流成本高的问题。

  2.建立村级电商互助合作社,助农搭乘产销 “直通车”。 借鉴遂昌“协会+公司”地方性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的成功经验, 利用村级互助合作社建立“基地+农户+超市”供销直通车,减少流通环节,探索解决农产品对接市场问题。 利用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点“店小二”的力量,探索农村经纪人商务模式, 即选定淘宝店或邮乐购的店主作为电商经纪人, 每天在固定的时段收集汇总对物流信息, 并张贴在村口布告栏或村民容易看到的地方, 以保证村民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物流信息,提高配送效率。

  参考文献:

  [1]汪 向 东 ,王 昕 天.电 子 商 务 与 信 息 扶 贫 :互 联 网 时 代扶 贫 工 作 的 新 特 点 [J].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2015(4) :98-104.

  [2] 汪 向 东 . 农 村 电 商 新 进 展 [J]. 农 业 网 络 信 息 ,2017 (3) :18-21.

  [3] 覃 征 . 电 子 商 务 概 论 [M]. 北 京 :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 2015:6.

  [4]汪向东.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科技创业[J].中 国 农 村科技,2014(8):28-29.

  [5]汪 向 东 ,王 昕 天.电 子 商 务 与 信 息 扶 贫 :互 联 网 时 代扶 贫 工 作 的 新 特 点 [J].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2015(4):98-104.

上一篇: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研究 下一篇:贫困山区耕地利用转型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