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10 09:41
摘要:近几年来,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得到蓬勃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同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一是现代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二是现代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三是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四是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新要求。基于此,提出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向两全两高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推进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提质发展,推进农业机械化短板加快发展,设立农业机械化“两全两高”发展专项扶持政策;二是推进农机信息化建设发展,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三是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综合发展,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建设。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对策
0引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农业发展也由以满足人民吃饱的粮食安全生产为主进入到以满足人民吃好的现代化发展为主的阶段。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呈现出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加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业态、新模式对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需求,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分析研究今后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策建议,对促进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1.1发展现状
1.1.1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进一步提高
2016年山东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1.9,比2012年增长3.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16.7个百分点。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9,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7%,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1;主要经济作物重点环节生产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如图l所示,2016年的花生机播率83.8、机收率72.1,分别比2012年提高11个和13个百分点;马铃薯机播率59.3、机收率64.79/6,分别比2012年提高28和8个百分点;棉花机械化收获取得突破发展,机收面积达到2khm2;农村各业生产机械化取得了重要进展。畜牧养殖、林果生产、渔业生产等机械化进展较快,2017年机械化青贮达到222.67khrn2,林果植保、修剪、采摘机械化生产取得突破。
1.1.2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如表1所示为主要农机装备占比及增量变压情况,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型复式作业机械占比进一步加大。2016年大中型拖拉机57.18万台,占总量23.2,比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大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械20.03万台,占总量68.8%,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二是动力机械机具配套比进一步提高。2016年动力机械机具配套比达到1.75,比2012年提高4.5。三是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发展迅速。2016年花生、马铃薯收获机械达到4.15万台和1.94万台l1],分别比2012年增长22、8O,其中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占比达到5,棉花采摘机达到9台。
1.2存在的不足
从整体性来看,在各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事业近几年蓬勃发展,开始迈上新台阶,但同时也呈现出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将是今后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2.1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环节之间机械化发展不平衡:耕种收环节机械化水平高,种子生产加工、高效植保、收获后处理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低。如图2所示,2016年,山东省机械植保率为62,粮食机械烘干率仅为6.5_】;作物之间机械化发展不平衡: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特色蔬菜机械化水平低。马铃薯机播率59.3,机收率64.7,花生联合机收率仅为6.7,棉花采摘、大蒜种收刚刚起步;区域之间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平原地区
1.2.2发展不充分农机装备有效供给发展不充分:仍存在产品品质不高、品种不全、高端产品还主要以进口为主等问题,大蒜、生姜、苹果、葡萄等特色农作物生产装备发展还有许多空白,国外农机装备种类已达7000多种,我国仅有4000多种,山东省3000多种;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化标准化发展不充分:形成发布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技术标准规范仅有20多项,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农机生产作业的需求;农机生产服务组织服务能力发展不充分:农机生产社会化组织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综合化服务能力不足,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的农机合作社占比仅为58.4;农机生产从业人员职业化发展不充分:职业化专业化人员少,职业化农机生产从业人员占比不足20。
2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与需求分析
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经历了以农民自用为主要特征的发展起步阶段(19781993年),以农机跨区作业为主要特征的市场引导阶段(1994,-2003年),以财政补贴为主要特征的政府扶持阶段(20042017年)。随着现代农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转变,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1现代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
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全程化的需求随着“四化”同步推进,山东省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9.02,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山东省农业人口市民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山东将实现100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用工难、用工贵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农业机械化发展由农作物生产的耕种收关键环节向田问管理、秸秆处理以及收获后处理加工延伸,实现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整链条全程化发展,现代农业对生产全程全环节“机械替人”的需求愈加明显。
2.2现代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全面化的需求
在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的背景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山东省也着力推进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现代农业种植结构由粮食种植向经济作物、秸秆饲料、林果蔬菜等高效特色农业快速拓展,2016年全省经饲作物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之比达到了3:7。同时,农村其它各业也快速发展,畜牧养殖、渔业水产、林果苗木等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2,比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现代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各业发展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由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向经济作物、饲料生产及畜牧水产养殖等农村各业全面发展的现实性需求。
3加快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向“两全两高”发展的对策
3.1推进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提质发展
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供给体系质量,推动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创新与应用,着重解决好“有没有”与“好不好”的问题。加大绿色节能、智能高效与机械化生产空白领域机械装备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示范步伐;加快新型急需、复式高端、节能环保、质量可靠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示范验证一批高效节本、绿色标准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新装备新技术有效供给。通过扩大优质高效农机装备与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增量供给,促进现代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结构优化发展。
3.2推进农业机械化短板加快发展
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薄弱环节、领域和区域,在推进工作中重点加力,利用扶持政策引导推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向农业机械化发展短板流动,激发各类农机企业、生产主体投入热情,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协调发展。在生产薄弱环节上,重点推进高效植保、产后烘干机械化发展;在生产作物上,重点推进以花生、棉花、大蒜等为主的经济作物、特色蔬菜机械化发展;在生产区域上,重点推进丘陵山区苹果、葡萄机械化发展。
4加强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两全两高”发展的建议
“十九大”报告提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必将会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将会迎来新的政策发展机遇。立足新阶段,推进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两全两高”发展,扶持政策要聚焦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充分发挥指挥棒、导向阀的作用,引导山东省农业机械化补短板促协调、提质量增效益。
4.1设立农业机械化“两全两高”发展专项扶持政策
发展实践证明,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强大的基础支撑和引导推动作用,推进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两全两高”发展,设立发展专项十分必要。通过专项扶持政策实施,引导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重点推动生产作业薄弱环节、经济作物、丘陵山区林果等生产机械化短板的发展;引导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升级,重点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质量增效益。
4.2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建设
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已成为山东省农机生产作业、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等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基础支撑,必须加大扶持,加快发展,争取设立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组织能力建设扶持政策。推进农机合作组织由专业化向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基层管理“四位一体”多元化发展;鼓励农机合作组织由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向产品加工、流通销售领域延伸,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增值收益,提升综合发展能力,打造农业机械化“新六产”发展主体。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统计资料[M].济南:山东省农机局,2016.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上一篇:三明市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析辽宁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问题及对策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