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10 09:14
摘 要: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成因及扶贫工作现状的分析,梳理了电商扶贫的内涵,阐述了电商扶贫的优势,提出了四种有效的电商扶贫模式,包括 A+GEPE 模式、H+GEPE 模式、F+GBPE 模式、E+GEPE 模式; 提出了电商扶贫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电子商务物流及公共服务体系、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的专业人才队伍、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电商产业链条延伸与电商品牌提升策略、优化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的帮扶政策等。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电商扶贫; 农村电子商务; 精准扶贫
一、引言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 年) 》和国家 “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6—2020 年) 的整体要求,我国要在 2020 年前抛掉贫困的帽子,要消灭全国所有的贫困县,区域性、整体性的贫困面貌将会彻底改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在我国扶贫工作全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党、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参与,实施形式多样的扶贫措施和方法。张建军,吴良伟以新疆南疆地区农村电商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南疆地区农村电商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南疆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相关对策。董云云对滇西边境民族地区的电商精准扶贫开展探索,提出构建新形势下滇西边境民族地区实情的电商精准扶贫模式。任卓,王爽等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瓶颈与发展机遇,阐述了当地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新途径。此外,一些学者注重研究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概念、政策上的解读。本文综合多地区调查结果,从相对宏观、全局、实践等多维度辨析少数民族地区电子商务扶贫问题,从内生与回应,认为电商扶贫必须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提出四种有效的电商扶贫组合模式和可操作性强的电商扶贫策略。
二、电商扶贫的内涵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目前还没有对电子商务扶贫形成统一的概念。但综合各方的观点来看,所谓电子商务扶贫,简称为电商扶贫,就是以电子商务作为工具或手段,通过淘宝、京东、天猫、微信等各类电商信息平台,将具有自身优势的当地产品经过包装处理后进行在线推广和销售,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以达到减贫、脱贫、增收目的的一种实践性商务活动,从而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的一种信息化扶贫模式。
三、少数民族地区电商扶贫的有效模式
( 一) A+GEPE 模式这种模式以农牧业(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为主导,政 府 ( Government) 、企 业 ( Enterprise) 、农 户 ( Peasant household) 、电商( Electronic commerce) 共同参与,即 A+GEPE 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做法是: 政府作为扶贫引导者,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和专项扶贫资金,企业提供经营条件、技术对接市场,农户以土地、鱼塘、山林、劳动力等入股,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无公害蔬菜、高营养食用菌、有机绿色水果、优质小米、水稻、肉、乳、蛋、禽等农牧产品通过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可以通过众筹认购、订单预售、网络零售、O2O 体验等模式,在发展农牧产业的同时依靠和运用电子商务手段,拓宽农牧产品的销量,最终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 二) H+GEPE 模式这种模式以手工业产品( Handicraft) 为主导,政府( Government) 、企业( Enterprise) 、农户( Peasant household) 、电商 ( Electronic commerce) 共同参与,即 H+GEPE 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做法是: 在政府引导下,企业在尊重传统手工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宋锦、竹编、草编、刺绣、印花、蜡染、木雕、泥塑、剪纸、脸谱、皮影等传统特色手工业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提供高端个性化定制服务; 建立农人匠心精品线上线下体验馆、手工产品精品展示区、DIY 体验区、创客中心等,合理利用淘宝、京东、速卖通、wish 等电商平台资源,积极开拓国内电商市场和跨境电商市场。
四、少数民族地区电商扶贫的实施策略
( 一) 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电子商务物流及公共服务体系少数民族地区科学的物流体系,不仅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向外连接的大通道,还应该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内的各类小通道,努力建立上联县市、下接各村落的农村物流中转节点,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各类电商产品“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合理分布和高效配送。
( 二) 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电商扶贫的专业人才队伍少数民族地区电商扶贫人才不仅要熟悉电子商务的相关操作技能,还要熟悉少数民族方言、清楚少数民族地区的潜力产品、了解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等。要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电商扶贫人才培养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机制,提高电商扶贫人才的待遇,尽可能营造合理、舒适的工作环境,主动引入优秀的电商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电商扶贫工作。定期组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户学习上网知识、网店运营知识等,先易后难,逐渐推进; 鼓励少数民族地区本地有一定基础的青年人返乡帮扶,优先培训农村电商职业经纪人和电商扶贫致富带头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吸引和带动其他农户一起开展电商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吴良伟.新疆南疆地区开展农村电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克拉玛依学刊,2017( 5) .
[2]董云云.滇西边境民族地区电商精准扶贫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7( 19) : 34-36.
[3]任卓,王爽,曹文倩.武陵山片区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途径研究———以利川市凉雾乡为例[J]. 中 国 集 体 经 济,2017 ( 30) : 19-21.
[4]库学术.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对策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7,6( 19) .
[5]滕稳稳.贵州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研究[D].贵阳: 贵州民族大学,2017
上一篇: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聚类分析 下一篇:少数民族地区天柱县农村医疗保障现状及对策研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