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08 09:29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简述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意义和具体举措,以便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满足新农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 现状; 创新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农业生产、消费和分配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我国已逐渐成为农业大国,但距离农业强国仍有一定差距。相对于世界上的农业强国,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不足。由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局限性已逐步显现,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农业经济水平,并实现农业强国的目标,必须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研究,进一步改善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起步较晚,20 世纪 20 年代才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缓慢。加上受到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我国广大农民在思想上仍具有保守性。科技人员和农民积极性不高、生产方式落后等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局限性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也引起了社会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1]。
1.1 管理人员在思想上不重视农业经济管理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发展受到各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出台了相关的一些列文件,建立了规章制度并制定了保护农业的措施。但是管理人员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时,缺乏执行力,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另外,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管理人员思想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没有与时俱进。有的人甚至认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大力发展的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适当忽略,导致管理人员农业经济管理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落实国家的政策和制度,缺少执行力度,最终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此外,农业管理人员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认清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关系,将二者分隔开来,进一步降低了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2]。
1.2 农业经济发展与管理体制不协调
我国现行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也难以适应农业社会的结构,更加难以适应农业经济的发展。由于这种不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导致有些农业经济管理方法丧失了执行力,这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不利影响。此外,现行的管理体制在利益协调方面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这种体制的缺陷已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2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意义
2.1 促进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农业经济关乎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其中关键的问题就是农业经济管理。只有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才能落实农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规范性,从而达到优化新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
2.2 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人员的个人能力发展,由此导致科技人员工作不积极、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出现。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可以重新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具体举措
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可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从制度、技术、理念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以期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3.1 管理理念创新
管理理念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创新管理理念可以有效地保障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有效进行。首先,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在培训上要不断加强。通过培训让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我国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科学的创新方案并应用于工作中; 其次,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在思想方面的教育。要让管理人员用创新的眼光看待管理问题,不断突破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 再次,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作为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要积极地倡导这种观念,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向广大人民宣传这种创新观念,让人民群众有所了解。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作,具有持续性,只有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得到提高,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不断发展[3-4]。
3.2 管理体制创新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落后,对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管理体制是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也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主体。目前虽然我国新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是显得很薄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发展和管理体系,具体表现为农业经济投入不足、农业发展科研装备比较落后、农业科研人员收入水平偏低等。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优化管理制度中不合时宜的内容,不断完善全新的条例,规范农业经济管理的行为,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4 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实现社会的和谐、提高国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高效化,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深刻认识到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要认真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要时刻树立起正确的管理理念。由于受到传统农业经济管理的局限性影响,新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时,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从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实行管理创新,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进而满足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目的是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促进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不断推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让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温翠青.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的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6( 2) : 85.
[2]李冲,孙玉成.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办法探析[J].吉林农业,2014( 16) : 2.
[3]薛敏.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35 ( 6) : 218.
[4]孙海平.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 2015( 13) : 51.
[5]何忠伟,王艳霞,夏龙.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 S2) : 45-48
上一篇:探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下一篇:我国农业经济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对策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