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对策探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03 09:44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随之不断推进,但由于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此期间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培养人才、加强征信体制建设等对策来使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

  引言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衍生体系,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区村镇经济发展繁荣状况集中已经体现在现代化金融体制的建设上。新时期下,互联网经济浪潮逐渐走向农村的生产与营销,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所以在未来应积极探索发展农村互联网经济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对策探究

  一、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当前作为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农村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产物,其利用了互联网低成本以及跨地区的特点,使农村的生产营销模式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思想的不断渗透,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农业生产企业在互联网金融技术发展平台的支持下,促使农村经济水平日益升高。此前,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依靠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两大平台,大北农与农分期也是其主要发展模式。由于互联网技术跨地域的优势,使农村金融的资金流与信息流快速传播,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距今已有 5 年之久,除了网络电商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支持,政府政策扶持也尤为重要 [1]。早在 2016 年,农村互联网金融被写入了国家中央 1 号文件中,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2018 年农村互联网金融政策开始侧重于提升服务质量与丰富金融产品两方面。国家也开始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督管理,使其逐渐向着数据化与专业化发展。

  二、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影响我国农村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类。第一,金融信用体系有待完善。农村用户的个人基础信用信息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此经济发展模式下,大部分客户的信用数据聚集在传统商业银行中,用户信用数据匮乏。使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信用数据的掌握缺乏动力,出现数据碎片化现象,导致农村金融信用体系数据系统建设迟缓,在初级发展阶段止步不前。第二,人才的匮乏使农村互联网发展缓慢。由于人才数量限制,在技术与业务上的更新欠缺交流与学习,无法使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最大程度互相融合,对于此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对于部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农村生活环境与城市相差甚远,无法吸引其参加到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支援建设中来。第三,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缺乏政府的监督与管理。经过创新后的互联网金融增添了更多交易规则,由于新规则的繁多与复杂,一些隐性业务的增加需要政府来加强规范。落后的管理体制与法律条规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积极发展。

  三、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

  ( 一 ) 加强农村征信体系的建设

  加强农村征信体系的建设,能够改善企业征信标准的设立,使其更加规范。建立起农村信用体系数据库,对信用数据开放合理标准化,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将具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居民进行惩罚,对良好信用记录用户则可扩大贷款额度或对其增添新业务。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推动建设完善的农村征信体系,对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数据进行开通,实现数据共享的目的。积极研发金融产品能够有效带动信用体系的建立 [2]。由于土地制度改革后无法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土地不再作为能用来做贷款的抵押物,使农民通过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得到贷款。通过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可以对农民信用建立等级制度,根据信用记录来进行无抵押贷款,来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 二 ) 培养农村互联网金融人才

  农村互联网作金融为一种新型企业,其发展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成败。要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要在农村建设起人才的培养平台,将外部人才引进至互联网金融人才序列。可以联合各大高等院校,通过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培训机构,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让优秀毕业生进入企业实习,一定程度上减少招聘成本。从金融企业内部挑选优秀的人才,建立起培训机制。对互联网以及法律方面进行培训,培养风险防范意识与创新意识,全面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管理,塑造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队伍。

  四、结语

  综上所诉,重视起互联网金融科学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同时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与作用,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完善征信制度建设,才能使农村互联网金融走向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赵燕妮 , 冯志勇 . 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对策 [J]. 世界农业 ,2018(2):47-52+59.

  [2] 齐雪 , 费红梅 . 关于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路径分析 [J]. 吉林农业 ,2019(9):33.

上一篇:网络传播中电商责任意识缺失问题治理探究 下一篇: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