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03 09:16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有着较快发展.其中,农业经济的贡献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人口的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想要解决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突出的矛盾,只有坚持发展生态农业,才能满足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意义
1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都有了较好的发展.农业生产如何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必须坚持发展生态农业.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发展生态农业是为了解决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被破坏的根本方法。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们再不想办法制止或改变,最终结果是人类自食其恶果,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发展生态农业就是保护环境,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存。
2.2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以前农业生产上由于粗放式管理,规模小、投入高、回报少,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出现了农业上的不良循环。如农业种植靠天收入,丰欠未知;随意开垦荒山,造成水土流失;林业重采轻造等;如果合理规划,依托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将大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价值和经济价值。走可持续生产的农业生态化,其产出将是永久的。例如生态观光庄园、采摘庄园、农家乐、生态农庄等等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
3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农业经济要想快速发展,必须依托传统生态农业的优势,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调整产业结构,精心培育,重点规划.推出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品牌农产品,形成从生产到加工到销售的一条龙生产的产业链条.带动其相关行业的稳步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3.2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资金。发展生态农业,符合国家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国家在政策上予以资金上的扶持,也可向民间筹借资本,由于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农民收人,更多的农民更愿加大资金投入再生产,这样解决了发展资金问题,龙头企业则可利用这些优势,加大生产投入,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让农业产出更多,可谓是双赢之举。
4在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4.1发展观念上存在偏差。由于农村农民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不高,对经济发展投入与环境保护认识不够,对现代农业技术也不能全面的掌握。技术推广上经费投入力度不足。技术推广上也受到阻碍。
4.2整体技术不够全面。发展生态农业涉及到较多的学科,且各个学科之间需要有效配合。目前,农民在这方面存在差距,另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不能及时的应用到生产中,都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5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5.1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民关心的是自己的投入和产出,因此,在农村改革工作中,要将农民自身的利益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贯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农民的收人最大化,农民才愿意参与其中,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进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5.2扩大生产规模,进行专业化生产是提高农民收人的主要途径。无论怎样.如果没有生产规模,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经经营,很难产生较大的效益,也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另外,只有专业化程度提高了,其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就增加了,商品率就提高了,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村中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5-3及时更新观念,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建立有效的农村发展机制,建立与完善管理与监督办法.调动起全员的积檄性.主动进行生态农业建设,从而满足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要及时更新思想.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