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8-27 09:02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的重要产业,必须及时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新时期,国家发展逐步进入信息时代,农业发展随之快速进步,政府及相关机构逐渐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措施,带动了各地区经济的增长。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的结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必然趋势,这也是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经济发展
一、引言
当下,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需加强基础性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提高大众生活水平、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等均起到了明显作用。新时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渐引起重视,带动了各个行业的进步,为农业经济进步提供了新方向。因此,当代农业发展中,必须有效结合互联网技术,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为国家经济进步奠定扎实的基础,力求快速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互联网+农业”概述
“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新时期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为突出的时代印记。该特征主要将互联网当作基础性平台,将生产生活中的各项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整合分析,保证网络化、信息化特征逐渐融入社会发展的各项行业中,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需借助规范化政策体系、积极有效措施等完成保障,加强信息技术、网络体系、数据平台和各个行业的有效结合,建立新型经济增长点,为国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促进其朝着产业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进步,实现提高国民经济的最终目的。
三“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带动了国内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对国内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起到了重大影响作用。互联网包括下述特征:第一、开放性,即互联网管理中,相关信息内容都是对外开放的,用户仅需电脑等硬件设备便可实现数据查询、资料分析。随后农户便可根据互联网信息资料等进行产品价格、经济走向、发展趋势的分析。此外,用户还可借助网上平台了解政府最新政策信息,随时做出相应的产业调整。第二、综合性,主要考虑互联网包括范围较广,一方面可为农业发展提供最新信息,包括农产品经营运作方法、信息技术产业等内容,覆盖范围广、涉及内容专业性强。用户借助综合性的特点也可随时了解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农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价值。第三、创新性,借助互联网,可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最新技术和工艺。通过上述工艺技术,农户可及时找出新型经济推动方法,利用高新技术、新型机械设备等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展,达到增长经济效益的目的。综上,互联网大背景之下,农业经济发展与互联网必须有效融合,对新型农副产品的研发起到了保障性功效,可明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新型模式。该种发展结构是建立在市场发展基础之上,可保证市场方面进行更加有效地资源配置。经由市场运作体系服务,农户可获得更广泛、更深入的信息,并随之进行个人发展战略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二)实现向技术型农业的转变
“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及时将信息网络融入到经济发展中,可显著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利于农业发展的跨越式进展,逐渐突破传统资源发展模式的束缚,从而发展成为技术型农业发展体系。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进步,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中,必须将创新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当作主要考评指标。当下国内农业发展主要是建立在资源型基础之上,信息化水平较差,限制了农业的进步。因此,逐渐推行“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可快速完成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应抓住时代脉搏,科学合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整合农业发展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互联网有序建设,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佳妮.“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7(5):7-8.
[2]李正行,孙怡,徐泽昊.“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南方农机,2017(2):121.
[3]郭浩.“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民致富之友,2017(10):9-10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