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18 09:14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三点具体的措施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效果。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1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技术人员分布缺乏合理性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外流情况较为严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少,不仅工作环境艰苦,资金方面不足,也使得农业技术推广的壮大和发展受到限制。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开设了固定办公场所的农技服务中心,但其推广范围还局限在市级和县级机构,许多贫困乡村没有设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各地区大部分的农技推广人员工作在实验室里,而没有在生产的第一线,造成许多农机推广停滞不前,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效果提升和水平增强。另外,在一些乡镇农技推广部门中,专业人力资源严重匮乏,而且目前农技推广组织成员的知识结构也不够合理,缺乏活力 [1]。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

  1.2 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法规不配套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政策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农业技术的供给上,但相应的协调技术供求机制并不完善,使市场中农业技术需求总量难以均衡。另外,农业技术市场活动没有被纳入到法制管理的轨道,农业技术推广的执法力度较差,有些地方领导我行我素,使《农业技术推广法》的作用没有在根本上得到有效发挥,缺乏法治管理的农技推广,时常会出现技术无偿外流、科研成果视为私有转移等情况。乡镇农技推广站双重领导问题较为严重,许多推广机构责任人任免、国家技术干部调动等人事工作都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但现在乡级站管理权仍在乡政府,经常出现随意调离科技推广人员、坑农、偏农等事件。

  2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农民得到的技术服务主要来自于乡镇两级的农技人员,但其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首先应改革用人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制。通过公开选拔、面试应聘等方式,选拔真正有学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应完善考评和分配制度,将农技人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业绩挂钩,激发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其次,应以基层农业改革为契机,建立农业培训基地,强化农技队伍的培训和教育,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农业科技项目,提升农技推广人员的整体水平,从一定程度上提高队伍整体专业技术、产业化经营及科技文化素质。此外,乡镇两级想要发挥农技主渠道的作用,还应走出政府包揽的小圈子,积极支持农业科研院所、农村企业所等农业事业单位的经济推广工作,并不断拓宽推广渠道 [2]。

  2.2 修订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法》

  自我国加入 WTO 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已不适应现阶段农业市场的发展。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有了更高的挑战,所以应从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求、从农民增产增收的角度出发,不断修订并完善新的农技推广办法,使得执法人员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修订《农业技术推广法》时,必须要充分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逐步对目前的农业推广方法做整体的创新,不断建立主体多元化、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尤其要对违法行为进行追究,采取有效的处罚办法,确保农业技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3]。

  2.3 加快推进农业技术人员配置改革

  目前我国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包括农技推广站已经覆盖到市、县、乡镇,在人员配备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例如许多高级农技人员长期工作在城市中,在市县等较高的一级机构中,但许多高级农技人员只能在实验室中,其才能没有在一线实践中得到施展。而一些乡镇农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却只浮于表面,加上许多在乡镇工作的农技人员,其自身业务水平有限,没能深入地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因此,应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配置,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充分调用主体员工的职责意识,并且合理重组技术推广结构,对结构成员采取择优录用的方式,实行精减。可以按照一定的系数计算来确定人员配置的总数,同时考虑到农业生产的资源数量情况、农户的数量及农畜水产品的产量。

  3 结束语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方式、方法都需要不断地创新并完善,应修改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法》,加强农技推广技术建设并加快推进农业技术人员配置改革。

  参考文献:

  [1] 卢付军 , 卢国志 .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江西农业 ,2017(11):134.

  [2] 马晓芳 .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江西农业 ,2017(9):125.

  [3] 张佳祺 , 林燕 . 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问题探析 [J]. 南方农业 , 2016,10(12):135-136.

上一篇:新零售环境下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新型室内智能化绿植培养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