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精准农业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12 09:25

  【摘要】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准农业智能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机械正朝着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方向前进,把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对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深刻意义。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机行业经历了黄金发展期后,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精准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生产模式的生态化、环境友好化实现精准作业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改善,互联网+技术作为优越的全球信息共享平台将有效推动农业生产信息交流共享、农业经济产品的线上运营,成为未来精准农业生产方向的一大主流。

  【关键词】精准农业;智能化;生态化;互联网+;信息共享

  写农业的论文还有浅谈“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融合,您可以免费浏览阅读。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而传统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遗传育种技术,以及通过化肥、农药、矿物能源、机械动力等投入的大量增加而实现,由于高能耗的管理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资源日益减少,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科学家们正寻求一种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又能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模式,于是最终催生了精准农业这一现代管理技术[1-3]。精准农业的应用时间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

现代精准农业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1我国精准农业技术的进展

  1.1精准农业机械的开发

  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开发的水稻精良直播机[4]可以实现自动播种、计数、检测等功能,保证水稻的精量投播,目前已经达到了田间试验验收阶段。华中农业大学廖庆喜教授团队研究的油菜精量播种机械[5],实现了油菜种子的精确变量投种,目前已经研发出样机。

  1.2信息数据获取与采集的自动化技术研究

  杨万龙等[6]自主研发的精准滴灌施肥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检测土壤的水量,从而实现计算机自动记录该阀门灌水量,进行自动灌溉施肥的控制,从而实现多个阀门的无人值守灌溉施肥控制。应用该系统可以将土地边界系统、组合在一起,为农业管理提供数据分析。

  1.3GPS、GIS、RS技术的研究

  GPS技术现已广泛用于我国的农业生产领域,其中包括农业机器人导航、联合收割机无人驾驶技术、自动田间除草导航机械农用车的产品的推广,标志着我国在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的精准农业领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2我国精准农业发展方向

  2.1发展现代农田信息处理技术

  农田信息对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准确采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数据,并由此分析对应的农田作业情况,从而实现精量播种、精准施肥、适时收割。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有效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

  2.2发展变量作业控制技术

  变量控制技术是基准农业的核心,精准农业基于时空的变异性通过变量作业机械来实现。变量作业技术通过全面获取作物产量、土壤参数等时空变异信息,同时根据植物生长模型及气象条件,预测作业的发芽率、长势、养分需求,实现更精细的因时、因地、按需施肥。

  3精准农业方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3.1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领域从最开始的机械化逐步发展为自动化再到智能化,实现了农作物的增产增收,而互联网作为全球的知识信息共享平台,毕将会在未来的农业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先进技术交流、远程操控、农作物生长数据模型的分析与优化等都涉及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新技术不断融合于农机化领域,已成为提升农业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需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同时实现有效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做到既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又减少物资的投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的推行

  不可再生能源的逐年消耗,甚至某些稀有资源面临枯竭,化石能源消耗后的排气物导致空气质量的下降,化肥、农作物试剂使用导致地质的进一步恶化和水体的污染。在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发展的同时,还需大力推行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该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自然资源,满足于农艺要求,还能实现土地的可持续生产,持续发展。

  4结论

  精准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风向标,其不仅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大大提高作物的生产输出率,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精准农业的智能化、高效化、生态化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立一个完整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需要有多种技术只是和先进技术装备的集成支持。因此,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在精准农业研究方向上探索与积累,将有效推动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东江.我国农机化现状及农业机械技术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16,10(5):243-246.

  [2]白学峰,鲁直雄,常江雪等.中国农业化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7,10(1):256-262.

  [3]武军,谢英丽,安丙俭.我国精准农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9):118-121.

上一篇:浅析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下一篇: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