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问题与提升对策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10 09:32

  【摘要】文中分析了我国农村网上购物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网上购物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总结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充农村电商物流的销售渠道、完善我国农村电商物流的信息化、积极支持我国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村电商人员的培训、构建溯源体系和追求品牌个性、服务标准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电商;溯源体系;物流信息

  写农村电商育的论文还有我国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您可以免费浏览阅读。

  互联网与农村、农业、农民的结合,既扩展和加强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与宣传,使商品的采购成本大大降低,又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成为推动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保证。然而,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行业也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物流信息闭塞、流通渠道单一、基础设施不健全、综合性电商工作人员的短缺、溯源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问题与提升对策

  1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现状

  1.1农村电商物流需求增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6-2017)》中的资料显示[1],截止2016年,我国农村网上零售总额为8945.4亿人民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588.7亿,农村网店达到832万家。这种情况的出现离不开我国大力提倡推动农村互联网的发展的政策。

  1.2农村电商物流主要依托从邮政开始向电商转移

  我国邮政开展的物流业务发展的历史较早,其积极作用体现出来显著:国家支持、体系完整、覆盖地域范围广、普及率高、信誉好等,但是也有以下几点不足:①时效性长:邮政系统规模大,规模决定其绩效,岗位的绩效不是主要应对时间的有效性。货物的物流速度慢,不仅影响到货物的收货效果,还有非阻力因素影响到货物的质量。②收货实效长:由于农村的交通、天气、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收货实效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农村对电子商务还不了解的情况下,会影响客户的网购体验。③商品质量难以保证:物流速度慢,周转站多,商品质量无法保障。而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就会影响交易的成功,影响交易率。

  2农村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

  2.1农村思想观念落后,存在误区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行业的推行与我国城市电子商务行业的深化相比有着观念误区且区域之间协调不平衡。在很多农村居住区域,尤其是在中西部边缘落后乡村,其村民的上网率非常低,这些农村村民的文化素质偏低、有着传统保守的思想与想法,他们更愿意在现实店面对面进行买卖活动,而大部分村民持有不信任的想法关于在网络上购物这种行为[2]。

  2.2物流信息闭塞,流通渠道单一

  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条件、气候交通等方面的限制,会出现信息闭塞、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有的地区甚至没有网络连接。物流运输与传达的渠道过于单一也影响了我国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有些农产品对二次加工、食品保鲜、仓储、货运等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对流通渠道建设的要求也更高,但我国农村电商物流中心、仓储配送中心的建设滞后,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管理能力,与城市电商的物流发展情况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完善空间[3]。

  3发展对策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法律方面:完善国内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强化对我国农村物流行业的监督,确保网络购物的安全与信任,保证投资渠道的可靠,建设对我国农村电商行业发展的内部与外部氛围。在政策方面:要加快我国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组织制度的完善,在我国农村电商物流运输方面,加强与健全我国农村二次深加工、商品贮存等相关基础设备与设施,为构建健全的农村物流配送组织打下良好的根基。3.2加强农村电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财政扶持。政府应该建立农村电商专项资金项目支持,扩大我国农村网络设施建设和电商的支持资金,用于我国农村电商行业的深化;二是税收扶持。切实实行国家对小型微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措施,建立并执行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这些农村电商行业的公司和个体,提供必要的税收优惠;三是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园区,打造和谐的电子商务环境。电商园区的建立能够改善商品运输与存储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提高电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带动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兴起与发展以及辐射了配套园区附近服务业的扩大等服务;四是信息监测。收集整理农产品涉及的市场信息等资料,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方便了商品的生产、销售与服务等等。

  [参考文献]

  [1]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2017)[R].杭州:阿里研究院,2017.

  [2]曹建平.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J].北方经贸,2015(5):70-71.

  [3]林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研究[J].南方农机,2015(1):94-95.

  [4]王兵,陶忠良,朱莹.关于发展农村电商的对策与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6):967-969.

上一篇:我国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