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的基层实践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09 09:27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农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政策,农业补贴因此成为备受农户关注的话题。作为基层财政所工作人员,笔者结合多年的基层实践经验,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进行简要交流,以便进一步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

  关键词:农业政策;耕地地力;补贴发放

  近年来,我国对农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政策,农业补贴因此成为备受农户关注的话题。作为基层财政所工作人员,笔者结合多年的基层实践经验,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进行简要交流,以便进一步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

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的基层实践

  一、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的目的

  我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业人口众多,且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因此被称之为农业大国,所以我国对农业发展是高度重视的。农业补贴就是其中的政策之一,通过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将存量资金的大部分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护,调动农民增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主动保护耕地地力,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从而实现粮食产能稳步提升。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前身是三项补贴,即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三项补贴已不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情况,2016年对“三项补贴”实行全国改革后,统称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两个方面。

  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面积的核定和农户信息审核

  在基层实践工作中,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会碰到很多问题,比如按照什么要求来核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对象、如何确定耕地地力的补贴面积等,必须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

  (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面积的核定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民,补贴依据为确权登记颁证到户的耕地面积;对暂未颁证到户的,可以是二轮承包耕地面积,或已确权登记但未颁证的面积,具体方式由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予补贴。

  (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登记要求及程序

  村组应按照补贴面积核定的要求,对农户耕地地力补贴面积进行逐户登记,以事实为根本恪守已责,做到不重登、不漏户、不虚报、不少报农户应补贴面积。对已改变用途的耕地,在登记时要进行核减,对农户信息有变更的,应及时更正,确保农户信息与面积的准确性。完成登记工作后应经农户签字确认、张榜公示等程序,做到让农户心中有数,再将登记到户的基本资料及耕地面积等信息整理成册签字盖章后上报乡镇。

  三、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数据导入一卡通系统时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按照流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内容经县农粮局审核无误后,基层财政所将农户实际耕地面积和农户基本信息导入一卡通系统,最终完成补贴发放。具体操作时,在导入系统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下列常见问题:

  一是在做数据导入操作时,常常跳出“解析文件失败……”的画面。建议检查导入的Excel表是不是兼容格式,如果一卡通系统兼容的Excel表是2003或以下版本的表,要将表格转换成1997—2003格式或者新建一张新表,把原表的数据(选择性粘贴——数据)粘贴到新表即可。

  二是导入数据失败,提示“系统中不存在该姓名和发放账号对应的农户,请检查”,而且农户信息无误。这种情况一般是Excel表格内容本身有数据问题,建议去掉Excel表格的空格、不规范字符并转换成文本格式;也有可能是导入系统的姓名、账号与系统的基本信息不匹配,查出不匹配的地方修改成一致后再导入即可。

  三是出现“重复的发放账号、文件中存在重复的农户身份证,请检查”等提示,在导入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农户出现相同的姓名、账号或相同的身份证号,特别是身份证信息在系统中为唯一识别要素,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修改。出现这种情况时,建议退回村小组,由村小组再次核实重复的农户信息,核实准确后再导入即可。

  四、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的发放标准及方式

  导入完成后,由县级确认,再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厅根据申报的补贴面积,按照112元/亩补贴标准,分配补贴资金,并将补贴资金下拨至各县。县财政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的方式直接补贴到农户,完成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发放工作。

上一篇:农业科技政策的演变及其效果 下一篇: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