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04 09:24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十分迅速,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为物流配送问题,文章从农村电商、农村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制约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的发展的瓶颈,提出了打通农村物流渠道;打造农村电商品牌,培育壮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引进和加强电商人才培训等政策。
关键词: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电商品牌
关于农村电商的论文范文还有互联网+背景下宿迁市农村电商发展政策路径研究,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农村电商发展十分迅速,并且表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市场规模和利润空间,农村电商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区域现代化,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薛全唐等提出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需要建设开放的农村配送平台、开放的农村云仓储平台、开放的线下退换货平台等多种平台,并完善各种增值服务如诚信金融服务、大数据服务等实现“4赢”格局[1]。魏延安提出了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电商的人才、培养电商人才、建设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完善相关政策等[2]。虽然当前农村电商发展良好,短期内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但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陈佳华提出了当前限制农村电商的主要瓶颈为农村电商的基础设施及物流条件、人才缺失等[3]。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应该加强农村电商及农村物流发展现状的研究,政府做好产业规划、引进和培养专业的电商人才,形成完善的农村电商发展生态模式[4~5]。
1农村电商、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1.1农村电商规模不断扩大,物流需求不断扩大
近几年,农村电子商务突飞猛进地发展,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实际消费支出相对城镇居民而言增速更高,农村消费升级逐渐加速。在引领城乡消费内需,重塑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农村地区网民的数量逐年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农村网民占比为27.0%,规模为2.09亿,较2016年底增加793万人,增幅为4.0%;城镇网民占比73.0%,规模为5.63亿,较2016年底增加3281万人,增幅为6.2%,网民人数的增加为农村网购市场打开了更大的成长空间。2017年全国农村实物类产品网络零售额782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占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4.28%。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农村电商未来发展的机遇,各大企业纷纷布局农村电商,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都把农村作为未来发展战略之一。预计2018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2616亿元,同比增长36%,占网购市场规模的19.4%;2020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919亿元[6]。根据最新的“五一”农村电商销售数据可知,东部沿海的农村电商发展较好,如义乌多的贸易集散型淘宝村,江苏的淘宝村南北“画风”差异明显,苏南紫砂壶,苏北板材家具、花卉苗木销量大。福建莆田、晋江制鞋,五金、电子元件等产业也通过“触网”延续着传统集群优势。相较东部沿海六省,中西部淘宝村“小而散”,主营业与地方资源关联更为紧密。一些过去被规模化生产挤压的“小而精”“小而美”的地方“手造”工艺品业被重新激活,如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绿松石手工艺制品、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银饰等。农村网络购物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且发展十分迅速,催生了十分庞大的农村物流需求[7]。
1.2农村电商网站平台日益多样化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可知,当前我国的农业服务网站的数量直线上升,已经达到18000多家,再加上淘宝、京东、苏宁等规模较大的电商平台,其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百花齐放的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可知,当前农村居民使用最多的网络购物平台为淘宝、天猫,在各类网站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73.6%,再次为京东和1号店,其占比达到了18.8%。在农村居民网络购物过程中比较在意的问题包括商品的价值、质量、售后服务、物流配送及支付安全问题,其中物流问题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农村电商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我国农村电商、农村物流发展遇到的瓶颈
2.1农村电商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生产程度低
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要求农产品以标准化的形式进入流通渠道,使其在产品品质以及顾客体验等方面有所保障。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电商企业规模下,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依然较低,导致部分涉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品牌知名度不足,缺乏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2.2流通渠道不够顺畅
电子商务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易模式打破,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比较完善的物流体系进行支撑,而我国农村地区的面积十分庞大,农村居住十分分散,这给物流配送提出了一定的难题,增高了物流下乡的成本,配送网点延伸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制约着农产品运输的成本和时效,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阻碍。此外,由于农产品在网上销售对加工、保鲜及储存、运输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这也增加了物流基础配送设施建设的难度。从农村电流的实际发展情况可知,当前农村电商物流及仓储配送中心的建设十分落后,管理水平较低,与现代物流建设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很多农村地区根本无法实现送货到村,更不用说送货到门了,一些物流企业甚至不愿意承担这些配送业务,物流渠道不顺畅已经制约了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
3促进农村电商、农村物流发展的相关对策
3.1打通农村物流渠道
我国是一个大国,地域面积较为辽阔,地貌是千差万别的,有平原、有沟壑、有大山,不同的地貌就造就了不同的物流运输状况,平原地域对于物流运输的限制较小,山区和沟壑地域对于物流的限制就非常大了,突破限制需要的成本也是非常大的。这是地貌对于物流运营的限制。农村的居住形态都是松散型的,一户、两户或者十户、八户坐落在一起,相互临近,不似城市的集中而居,这样对于物流的运输也是一大限制条件,一则物流运输成本较高,二则形不成规模效应。因此,要想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运输为很大一个方面的限制因素,需要打通物流渠道,加快编制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发展规划,建设县城农村物流中心、农村综合运输服务中心,乡镇快递网点,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完善农村寄递服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供销社、村邮站、便利店、邮政村邮乐购网店、农资店,以及“万村千乡”“美丽乡村”等平台开展快递服务,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扎实推进邮局站点和快递末端网点建设,推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打通农村物流“下乡与进城”双向快捷通道;大力推进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建设,加快形成上门投递、智能快件箱投递、快递驿站投递、邮政社区服务站投递等多位一体的多元末端服务体系。提升行政村快递通达率、投送频次和网点快递收发兼容度。优化土地供给结构、调整土地供应时序,保障县域电商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加强县域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同时还需全面推广应用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进安检机配置应用。
3.2打造农村电商品牌,培育壮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首要的是充分识别、培育有开发潜力的特色产品,通过政府适当引导形成规模以发挥集聚效应,并且要以优质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为依托来规范行业标准,逐步打响本地农产品的特色品牌,提升农产品在网络平台上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围绕特色农产品发展精深加工和农业旅游业,延伸农村产业价值链。因此,需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基层监管和服务能力。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保护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强网络交易和服务行为的监管和指导,组织查处网络商品与服务交易违法行为。同时推进乡镇(街道)所在地行政村(社区)和其他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网销产品进行商标注册,支持优质乡村旅游产品在线营销。还可以举办如“好网货”大赛等活动,推介农村电商优秀企业和网销名优特产。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一些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拓展农村电商业务,培育壮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对新进入的大型电商企业可按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加强本土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培育,引导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互联网业务,帮助农村电商经营主体与知名电商平台加强资源对接,推进农村电商“特色馆”、“旗舰店”建设,加强“电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促进农村电商产销稳定。鼓励有实力的农村电商经营主体整合地方产品资源,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订单式农业生产,引导推动农业经营由“种什么卖什么”向“要什么种什么”转变,改进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
参考文献:
[1]薛全塘.略论“4W”农村电商开放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邮政,2015,(4):31~32.
[2]魏延安.农村电商发展亟须应对的七个现实问题[J].中国乡村发现,2015(1):152~154.
[3]陈佳华.浅析农村电商及特色化进程发展[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0):95~97.
[4]贾玉福.神农架林区生态农业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11):43~44
上一篇: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成本烦恼”分析 下一篇:农机信息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方式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