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超调的实证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02 09:33

  摘要:超调模型最初研究货币供给变动情况下的汇率变动问题。短期内,由于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粘性不同,货币供给变动会先引起汇率发生变动,随后导致商品价格变动,直到汇率、利率和价格重新达到均衡状态。农业部门对货币变动更敏感,需要承担更大的价格波动。针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时期农产品价格超调的波动幅度与修正速度是研究的重点。在回顾农产品价格超调模型基础上,将农产品分为两类,利用EViews7.2对粮食类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进行计量分析,并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农产品超调特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超调模型;货币政策;农业政策

  关于农产品的论文范文还有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及消费者消费选择探究,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农产品价格超调的实证研究

  1 导论

  1.1研究背景

  农产品是工业品的原材料,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消费品,也是生产者的经济来源。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仅会引起工业品成本的变化,还会对消费者生活成本造成影响,并导致生产者收益不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始终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农产品价格稳定对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利用EViews7.2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农产品价格指数进行研究,得到不同种类、不同时期农产品价格超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在货币政策和农业政策两方面提出建议。

  2建立农产品价格超调模型

  本模型建立在Frankel粮价超调模型的基础上,具体假设如下:

  1)经济部门可以分为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市场产品分为农业品和工业品;

  2)国内居民可以自由选择持有农产品、债券和货币三类资产,且这三种资产相互替代;

  3)农产品价格调整不存在粘性,工业品价格调整存在粘性;

  4)交易者是理性人,有良好预测能力。

  3我国农产品价格超调模型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统计

  由于本文要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时期农产品价格超调特点,因此选取的数据应当保证有明确的种类区分且时间跨度足够大。经过资料搜集,发现描述农产品价格指数的指标有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农产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由于农产品零售价格指数考虑了流通环节,而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仅从2017年开始发布,数据量小,因此不选择这两类指数。经过进一步查询资料,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中有粮食类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两类,可以满足不同种类农产品的假设条件。因此选择粮食类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作为搜集对象,通过查阅相关统计报表得到了2005年1月到2015年11月两类指数的月度累积数据。由于农产品价格超调离不开货币供应,因此搜集了对应时间的M2月度数据。

  3.2模型实证分析

  数据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是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前的必要工作,符合平稳性检验的数列要求随机变量反映的统计特征不随时间而改变,且能够避免由于不平稳序列回归R方大而两者相互独立的伪回归情况。本文采用的检验分析是ADF检验法,通过对时间序列进行逐次差分,尝试得到平稳序列。

  4政策建议

  4.1货币政策建议

  由实证分析得知,长期来看我国货币政策是非中性的,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带来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短期来看农产品价格超调模型存在,不同类型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不同,修正速度不同,农产品市场的波动性比较明显。针对上述结论,提出货币政策建议如下:

  4.1.1 控制好货币供给量。我国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需要控制好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从而控制好整个货币供给数量。

  4.1.2 丰富投资渠道,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货币的超发在一定时期难以避免,为了防止超发货币流向农产品市场,货币当局可以丰富投资渠道,降低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的冲击。同时需要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提供套期保值的交易场所,减少价格波动。

  4.2农业政策建议

  农业政策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农产品价格超调又和农产品市场机制存在关系。因此合理的农业政策能够为农产品市场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进而降低农产品价格超调的幅度,保证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不受损失。政策建议如下:

  4.2.1 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和补贴政策。农产品价格超调往往不可避免,尤其在货币紧缩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下降明显,对生产者带来较大损失。为了保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并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农业部门应当对价格过低的农产品采取最低收购价政策和补贴政策,通过这类财政政策稳定市场,提高调控能力;

  4.2.2 打击农产品市场囤积居奇的投机行为。我国先前出现的大蒜、食糖、绿豆价格的过度波动不止和货币供给联系在一起,更有一些群体扰乱市场秩序,通过囤积实物进行投机的原因。这种行为会同时对消费者福利和生产者福利造成损失。保障农产品价格稳定需要打击这样的投机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保障农产品合理顺畅流通。

  参考文献

  [1]李辉,孔哲礼,农产品和工业品的相对价格波动与货币供给

  [J].技术经济,2009,(4):113-117.

  [2]罗家宏,我国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

  [3]鲁明威,我国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D].新1财大2,2013.

上一篇:日光温室黄瓜嫁接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