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1-27 09:41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进步;与此同时我国社会进入结构转型期,这对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时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新媒体技术,使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时代活力,从而更好的开展工作。本文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的问题着手,研究了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大数据技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针对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实际情况,选择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将正确积极地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信息输送给受教育者”[1]。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丰富性,教育对象思想实际及精神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广泛的、多方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一定要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在校学生。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突出的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使在校生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价值观念、优秀的思想品德。
二、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法,但是由于新网络技术的普及,高校的思政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
(一)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大数据提供了更加详细的分析素材。新媒体技术时代,大数据提供了可供分享的大量视频、图像、文字信息。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研究领域逐渐采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海量数据信息更能全面反映更广泛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直观地、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使得整个教育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效果更加明显。
2.大数据更新了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受教育者的个体教育诉求逐渐被关注和呼应。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也使得高校个性化教育模式成为现实,通过对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采集的数据信息,也可以具体反映每个单体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这为对高校学生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
(二)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产业方兴未艾,助推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1.教育者工作理念的改变。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转变工作理念,一方面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开拓新的教育领域和空间,另一方面改变原有居高临下的工作心态,在虚拟社区当中以平等的身份、真诚的工作作风进入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
2.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者掌握相应的理工科知识背景,以应对处理数据信息的技术,同时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能力,已达到更好完成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来说培养这种复合型技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程较慢。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校要始终坚持党管教育的方针,大数据时代,这一方针的落实愈加显得重要。巩固高校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加强网络媒体建设,一方面高校需要转变工作理念,一方面需要加强工作体制的创新。
(一)工作理念的创新
1.掌握技术前沿,获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大数据时代,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争夺的主战场,只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掌握真正的技术,才能把握胜利的主导权。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高校要培养一支了解新媒体技术的人才队伍,才能始终紧随新媒技术的升级换代,并最终获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的主导权。
2.拓宽网络阵地,高校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越来越多的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高校应顺势而为,牢牢把握网络空间的舆论阵地,切实拓宽宣传空间,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同时,面对风起云涌般的思想潮流,高校更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动引导在校学生自觉认识世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不断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工作体制的创新
1.高校重视大数据核心作用。高校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核心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保障本校思政工作顺利开展。首先,坚持党委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做好“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工作,同时针对目前高校学生特点,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2.高校教师引领使用大数据技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更好开展思政课教学。新媒体的广泛传播、新技术的广泛采用开辟了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新天地,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传播的良好途径。高校教师要善于使用并积极引导高校学生正确对待新技术、新理念,进而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认同,进一步转化为实践中的立场与行为。
参考文献
[1]罗大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8期.
[2]靳诺.牢牢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5年2月3日.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